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第一节植物的生殖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通过观察、思考和讨论,能够列举植物中常见的无性生殖方式。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活动,了解影响扦插成活率的因素;通过观察和比较分析,了解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区别。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参与嫁接、扦插或压条等活动,体验植物新生命的诞生过程。重点难点重点1.植物有性生殖的过程及概念。2.植物无性生殖的概念。难点植物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区别。教学准备花生、马铃薯、月季的茎、嫁接的仙人球等实物,小刀、装沙土的烧杯,图片或文字资料、PPT课件、相关的视频等。导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设置疑问引入新课同学们,通过前面生物学知识的学习,我们了解到生物的生殖方式是多种多样的,那大家能说出哪些我们学习过的生殖类型呢?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进一步导入:通过播种繁殖后代称为有性生殖,除此之外,生物界还有哪些不同的生殖和发育方式呢?与人类又有什么关系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寻找答案。首先,我们学习有关植物的无性生殖。揭示课题并板书。积极回答问题:人的生殖发育、细菌的分裂生殖、真菌的孢子生殖等。让学生温故知新,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通过设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展开过程1.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4~5,观察教材学生阅读教材并思考问在学生获得感性认识探究新知图片,思考这些植物的新个体是怎样产生的?2.提问:通过观察图片,说一说这些植物的新个体是怎样产生的。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事例?3.这些植物新个体的产生与花生新个体的产生一样吗?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多媒体展示)归纳总结:什么是营养繁殖?什么是无性生殖?学生阅读教材并思考问题、回答问题。题、回答问题。分别用根、茎、叶繁殖后代的。例:马铃薯用块茎,藕、姜用根状茎,大丽菊用根……这些植物是通过根、茎、叶来繁殖后代的,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卵细胞)的结合。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及教师适时点拨,总结出营养繁殖、无性生殖概念。后,组织学生通过观察图片,教师通过点评引导,总结出无性生殖的特点,进而将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完成无性生殖概念的学习自主学习主动探究营养繁殖是最常见的一种无性生殖,在生产实践中,人们经常利用植物的茎通过扦插、嫁接和压条等方法来培育果树、花卉和蔬菜等经济作物。这些方法与用种子繁殖后代相比有什么优势?阅读教材P7~8,小组讨论、思考下列问题,并在教材上标出重要概念和重点词语。(课件展示问题)问题:什么是扦插、嫁接、压条?哪些植物可以用扦插、嫁接和压条的方法繁殖后代?教师巡回指导并参与小组的讨论。学生根据问题自主学习。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教材插图和生活经验,分组活动、讨论、分析并总结。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率及探究的欲望。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组织交流点拨构建小组展示:现在各小组将你们小组学习的结果与大家交流吧。1.动动手:根据桌上实物完成月季的扦插。2.什么是扦插?(课件展示图片)点拨:(1)说一说你在扦插时应注意哪些问题。(2)能否用一句谚语总结扦插?(3)哪些植物的繁殖可以用扦插的方法?对于扦插不易成活的植物我们可以用压条的方法繁殖。3.什么是压条?点拨:(1)为什么要把树皮剥去半圈?(2)扦插不易成活的植物为什么可以用压条的方法繁殖?(3)哪些植物可用压条的方式繁殖后代?过渡:(展示课件:最牛的菊花图片)观察图片最牛的菊花,用什么方法可以使这株大丽菊开出很多个品种的花?小组展示学习成果,小组间交流。学生利用所给出的器材练习月季的扦插。学生思考、总结并回答:(1)斜插(与地面成45°角),插入土壤中部分要削成斜面、带有芽、温度适宜。(2)“无心插柳柳成荫”。(3)杨、柳、葡萄、月季、蔷薇……学生思考回答:(1)有利于促进根的形成。(2)母体可以为枝条提供营养物质,有利于成活。(3)石榴、藏报春、夹竹桃、桂花等。师生互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教师利用民间谚语“无心插柳柳成荫”巧妙点拨,顺利完成学习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