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播种友情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会与朋友建立真正的友谊,友爱同学,增进同学之间的感情。2.能力目标:能克服青春期的闭锁心理,积极寻找朋友,并且注意谨慎交友。3.知识目标:积极与朋友、同学交流,懂得友情的重要性,了解闭锁心理及其危害。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设置了两个层次:生活需要友情;克服闭锁心理,积极寻找朋友。教材通过一份调查数据说明人人需要友情,并通过诸多事例证明友情具有重要的作用,教育学生,要克服闭锁心理,积极寻找友情,并在交友的过程中注意做到善交益友,乐交诤友,不交损友。“生活需要友情”,是本节的教学重点。这个层次阐述了友情的作用,学生只有认识友情的重要作用,才能为建立和发展真正的友情奠定基础。“克服闭锁心理,积极寻找朋友”是本节的教学难点。这部分内容涉及:青春期闭锁心理的现象和危害;积极与同学、朋友交往,消除闭锁心理;寻找友情的过程中,应注意慎交朋友。因为七年级学生认识问题、分辨是非的能力还较弱,难以分清益友和损友。要真正做到善交益友、乐交诤友、不交损友是有一定难度的。教学设计思路教学体现新课程的理念,突出思想性、人文性,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学过程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走进生活,体验生活,设置大量生活的情景,引领学生参与活动,以活动促情感,实现教育教学目标。本节课是“友情伴我同行”的第一节。这一节主要帮助学生认识友情在个人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引导学生克服青春期的闭锁心理,积极寻找朋友。教学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在教学中设置大量的情景,引领学生的活动。情景活动的安排要体现教学内容活动化,课堂活动内容化,以活动促情感,实现教育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与策略案例教学法、体验教学法、活动探究法、小组讨论法等。教学准备1、搜集有关友情的歌曲、故事、诗句等,制作多媒体课件,以多种有效的方式促进学生对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的理解和感悟,提高课堂效率,减轻学生课业负担。2、提前布置,让学生回忆自己与朋友交往的事例,有助于在课堂上尽快理解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节约课堂时间,建立高效课堂。教学过程环节一:情景导入,自主感悟课件展示一组体现朋友欢乐相处的照片:一首《永远是朋友》唱出了多少人对友情的赞美和渴望。友情,像和煦的阳光,像清新的空气,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到处都有好朋友”。朋友是永恒的,友谊是长久的,拥有了友情你就拥有了人生的无价之宝,但交友也应慎重。同学们刚刚跨入了新的学校,面临人生新的开始,心中也对友情充满了渴望,那就让我们积极地去寻找友情,获得真正的友谊。那么,首先得学会播种友情。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第五课第一节:播种友情。(设计意图:用富有感染力的音乐创设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同时诱发思考,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以最佳状态进入角色,顺利引出课题。)环节二:师生互动,合作探究活动一:小游戏1、蒙上甲的眼睛,让甲独自走过一些障碍物。2、蒙上甲的眼睛,让他的朋友乙扶他走过这些障碍物。采访甲:第一次独自走过障碍物有什么感受?第二次被朋友扶着走过障碍物又有什么感受?采访乙:通过这次游戏,你有什么想法?教师总结:小小的游戏,朴素的语言,却蕴含着人生的大道理。生活中如果没有朋友,就好像是黑暗中的夜行者,孤独无助,四处碰壁。生活需要朋友,生活需要友情。友情是我们特别渴求的一种心理需要,它和父母的疼爱、老师的关心一样,都是我们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精神营养。(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让学生融入游戏角色,体验、感悟友情的必要性,明白生活需要朋友,生活需要友情,起到水到渠成的作用。)活动二:小记者调查“实话实说”当你遇到困难时,你的朋友主动帮助过你么?当你的朋友遇到困难时,你主动伸出过援助之手么?活动意图:通过此活动,一方面让学生从感性上认识到生活需要友情,人生离不开朋友。另一方面通过问题的探究,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教师展示调查结果,让学生探究说明了什么道理?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生活需要友情,人生离不开朋友。展示课件:《肖雨的故事》我叫肖雨,我很喜欢交朋友,我的朋友也不少,我和沈冰、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