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课时(总38课时)课题分式复习课(3)复习目标:1、复习梳理本章的主要知识点,及应注意的问题。2、通过典型例题讲解和对应练习,使学生对本章知识达标教学重点:1.重点:知识梳理及典型例题讲解教学难点:解题时应注意的问题。教学方法合作交流,展示共享教学设计个性补教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知识梳理(请回想下列问题,若想不起来,可以查找课本)1、五个概念:(1)分式:(2)最简分式:(3)最简公分母:(4)比例:(5)分式方程:2、两个性质(1)分式的基本性质:(2)比例的基本性质:3、两个法则(1)分式的乘除法则(2)分式的加法、减法则二、解题时应注意的问题1、分式的“值为零”与分式“无意义”。分式的值为零一定要满足两个条件(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式的运算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符号的变化3、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时,一定要注意比的顺序4、解分式方程一定要验根。三、典型例题讲解例1当a取何值时,分式(1)值为零(2)分式有意义解:=即a=4或a=时,分式的值为零。(2)当=0时即时,分式无意义。故当时分式有意义。补充例题1.分式当x=-----------时有意义,当x=-----------时值为正。2.分式中的取值范围是()(A)x≠1(B)x≠-1(C)x≠0(D)x≠±1且x≠03.当x=-------------------时,分式的值为零?4.当a=------时,分式无意义,当a-=时,个性化修改:拓展提高:大刚家、王老师家与学校在同一条马路上,大刚家距离汪老师家3千米,王老师家距学校0.5千米,大刚腿摔伤以后,王老师每天骑自行车接大刚上学,已知王老师骑自行车的速度是他步行速度的三倍,他每天比平时步行上班多用20分钟,求王老师步行的速度与骑自行车的速度。教学反思本课设计通过实例讲解,帮助学生掌握通分、约分的方法,要求灵活运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在进行分式的加减运算时,若是同分母,则直接进行加减;若不是同分母,则应先通分,化成同分母.分式的乘法运算实质就是约分,为此在进行分式的乘法运算前,需将分式的分子、分母能进行因式分解的都要进行因式分解,这样便于约分.分式的除法一般是转化为乘法来进行.在进行分式的混合运算时应注意运算的顺序,一般是先乘方,再乘除,后加减.同时注意分式的化简结果应是最简分式,能约分的要约分.通过例题、练习、拓展性习题,环环相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