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实验设计解题三步曲教案教学目标通过分析实验目的、实验原理、材料用具的作用,以及各实验步骤之间的联系,总结实验设计解题规律,掌握实验设计的解题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教学重点实验设计思路的确立教学难点实验设计思路的确立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手段课程引入实验设计题是高考中考查形式非常稳定的一种题型。通常要求学生能够根据题目已知的条件,设计出科学﹑完整的实验步骤,并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和分析。许多同学面对一道实验题时,往往能够明确实验中涉及到的知识点和相关原理,但仍感到无从下手。教师引导例题解析一、实验设计解题步骤:1、实验设计思路的确立2、实验步骤的设计3、实验结果的预测和分析二、例题: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请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具,请设计一个实验对此加以证明。(一)、实验材料和用具蛋白酶粉剂1%的淀粉糊银氨溶液试管大小烧杯酒精灯三脚架温度计清水唾液滴管(二)、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出示课件教师说明学生读题师生解题过程:1、实验设计思路的确立1、路标:题目中的实验原理、实验目的2、基础:实验材料和用具3、过程:⑴、在实验原理的指导下,确定是验证性实验还是探究性实验?验证性实验⑵、是否有教材中或练习中的实验原型。教材中的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实验⑶、对各种实验材料和用具进行逐一分析,联系教材中的知识点和相关原理,理清思路,最终确立实验思路。实验中检测试剂为银氨溶液→常用来鉴定还原糖,但材料中没有,给的糖是淀粉→材料中有唾液→还原糖可由淀粉经酶解得到※这些内容似乎和证明酶是蛋白质无关!思考:怎样把银氨溶液鉴定还原糖知识和验证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关联起来?用蛋白酶粉剂先处理唾液淀粉酶和上述实验对照⑷、形成实验思路实验组设置:蛋白酶处理唾液→与1%的淀粉糊混合、保温→使用银氨溶液鉴定对照组设置:唾液与1%的淀粉糊混合、保温→使用银氨溶液鉴定2、实验步骤的设计⑴、实验设计遵循原则:共同分析讨论总结师生共同分析讨论总结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学生代表到黑板上展示总结结果,师生共评①科学性原则②简便可行性原则③设计对照原则④单一变量原则⑤可重复性原则⑵、实验步骤设计的内容:这个环节是把设计思路具体化的过程,一般包括三部分内容:①配置实验常量;②引入实验变量,设置好实验组和对照组;③检测反应变量,观察记录实验结果。※※关键点:抓住三个“量”——即实验变量、实验常量、反应变量。解决三个问题:①、实验变量怎样设定?②、实验常量怎样配置?③、反应变量怎样检测?(继续讨论例题)①实验变量的设定:实验组——加蛋白酶粉剂对照组——加清水②实验常量的配置:相同的试管加入等体积唾液37℃恒温水浴保温加入等体积淀粉糊加液体成分后要振荡混匀检测时银氨溶液加入量和时间要相同……③反应变量的检测:银镜现象※※设计技巧和注意事项:1、分析方法步骤的主要依据——题干中的材料用具2、用规范的科学术语表述3、表述的语言要精炼教师说明教师强调学生讨论作答师生共评教师强调并总结※※教师强调4、步骤设计一般不宜连续表述,往往需要分段进行,并加以编号如“⑴、⑵、⑶……”※※四段表述法:实验准备、分组、编号→实验组、对照组的设置→培养或其他处理→观察和记录⑴、准备(配制溶液等),分组(实验组、对照组,其中实验组如果有浓度梯度,至少要分三组。如果有必要,每组还要设多个相同处理),编号。⑵、实验组、对照组的设置:设定实验中单因子实验变量(或实验条件),控制无关变量(等量且适量,保证实验材料的正常状态)。⑶、培养或其他处理:要注意保证生存条件。除了一些明显的条件外,其他的条件可用“适宜的条件”等词句给出。⑷、观察、记录:根据题意,简单说明观察时间或周期等;观察、记录一定要针对反应变量(观察指标)进行,有必要的话要设计一些图形、表格或坐标曲线等来记录,有的还要说明一下对记录数据的初步处理方法,如求平均值等。5、说服自己:解答完毕要认真检查,根据实验目的查缺补漏。先说服了自己才能说服别人,不仅要自己明白,关键是让阅卷人明白。6、建议打草稿:解题时,最好能先在草稿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