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时货币的职能一、教学过程(一)明确目标1.知识目标货币的五种职能,重点是两种基本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2.能力目标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的能力3.德育目标增强学生商品经济意识、法律意识(二)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展示课件(引入新课)画面:在大型超市里面,琳琅满目的商品旁有价格标签,顾客购买商品时交钱付款……师: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把货币称为钱,不同场合,钱有不同的用途。也就是说货币的职能是不同的。货币到底有哪些职能呢?请大家一起来学习“货币的职能”。学生阅读教材第16页第1、2段后,教师简要讲述:货币的职能是货币的本质的体现。货币的职能就是指货币在人们的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货币有五种职能,它们是在商品交换发展的不同阶段上逐步具备的。其中,货币的基本职能是在货币产生时就具有的。1.价值尺度是货币的第一种基本职能。展示课件画面:大型超市厂面,琳琅满目的商品旁都有价格标签。师:在这个场合,货币起什么作用?它为什么能起到这种作用?生:价值尺度。这是货币的第一种基本职能,它是指以货币作为尺度来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大小。货币之所以能成为价值尺度,是因为货币也是商品,也有价值。币产生以后,一切商品的价值都由货币来表现,商品价值的大小就表现为货币的多少。师:货币是怎样充当价值尺度呢?生:人们把充当货币的金银按一定重量作计算单位,即货币单位。用货币单位来确定某种商品价值的大小。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是观念上的货币。这是因为此时的货币只是表明某一商品值多少钱,而不是真正用商品与货币相交换的过程。师:什么叫价格?价格与价值是什么关系?生:当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现出来时候,叫做价格。价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是基础。商品价格的高低,一般地说与商品本身价值大小成正比。师:请大家回忆一下,从货币的产生过程来看,商品的价值有哪几种表现形式?生:偶然的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和货币价值形式。2.流通手段是货币的第二种基本职能师:商品交换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它们有什么区别?生:物物交换和商品流通。它们的区别有三点(1)前者是物与物的直接交换,它的公式是商品——商品,后者是指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它的公式是商品——货币——商品。(2)前者在货币产生前就存在(注:物物交换一直存在,尤其是当发生严重通货膨胀的时候,人们更多采取这种形式);后者则是在货币产生后出现。(3)前者买、卖是同时进行的,双方满意就可成交;后者买和卖在时间上、空间上都是分离的,这会带来商品经济中一系列矛盾。师:人们买卖东西时常说:“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在这里,钱主要起什么作用?生:主要起流通手段的作用。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叫做流通手段。这是货币的第二种职能。用心爱心专心师:在交换过程中,我们交的钱是不是观念上的货币?生:不是。必须是现实的货币。师:《水浒传》、《红楼梦》中的人物是用什么购买东西?生:黄金、白银及铸币。3、贮藏手段展示课件画面:某建筑工地,工人在挖地基时挖出了一个罐,里面装有大量银元和少量国民党统治时发行的法币的残渣。师:岁月苍桑,法币已腐乱变成残渣,假如是完好的,它还能不能使用?银圆依然完好,它有不有用处?这些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生:法币即使完好也不能使用。银圆却可以继续充当财富的代表。这些告诉我们:货币具有贮藏手段的职能。作为贮藏手段的货币,必须是实实在在的货币,又是足值的货币,但纸币不能充当贮藏手段。师:假如某人能证明自己是那罐银圆的主人,他能不能把这些银圆卖给别人?生:不行。我国法律规定,禁止金银在国内市场上流通。他只能出售给国家。4.支付手段展示课件画面:农民在田间耕地。师:假如农民张某在春季时无钱买犁耕地,铁匠李某先把犁赊给农民张某,张某到秋季收获粮食以后才付钱给李某。在这里,钱发挥什么作用?它的含义是什么?生:支付手段。货币的支付手段是指货币被用来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它是随着赊账买卖的产生而出现的。5.世界货币师:什么是世界货币?它具有哪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