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使学生了解北京的位置、面积等及自然环境特征,并能对北京的位置做出简要评价;2.使学生了解北京的历史文化传统,掌握北京的城市职能和未来发展方向。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整理资料的能力;2.使学生掌握了解一座城市的基本方法和思路。德育目标通过本节学习,加深学生对祖国悠久历史、深刻文化底蕴的认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教学重点1.北京市的自然地理特征、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2.北京市的未来发展方向。※教学难点1.北京市地理位置的评价;2.北京市城市建设中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教学方法讨论法、启发式讲述法。※教具准备多媒体展示台。课时安排教材分析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每一个中国的公民都应该了解首都的基本状况;另外,北京还是一个特大城市,教材通过对北京的介绍,使学生掌握了解一个城市的基本方法和思路。因此说,北京这节在本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节从内容上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北京作为首都的城市职能和优越的自然条件;第二部分介绍了北京悠久的历史文化;第三部分描述了北京的未来发展趋向。本节教材的线索非常明确,即北京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的政治职能正是由于北京自古就是政治中心,所以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成为了全国的文化中心;正因为北京是首都,所以需要进一步朝着国际化大都市的方向发展,又因为它是历史古都,所以在发展的同时还要注意传统风貌的保留。从整体上来看,教材始终围绕着“自然环境──城市职能──城市发展建设”三个方面展开的。首先,教材通过图片、文字资料及活动式课文介绍了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在地理位置、对外联系、地形地势等方面的优越条件,并且通过“北京的国家机关、对外机构等部门数量多、文化机构和设施密度大”的事实,进一步来验证“它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北京的城市职能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这与古都有着直接的渊源。于是,教材在第二部分介绍了北京的传统文化,包括城市的格局、历史遗迹等,同时还提出了如何保护古城特色的问题,为后面作了铺垫。自学思考题:1、北京位于平原的北部边缘,背靠群山,面向海。2、北京属带气候。3、北京的气候特点是:冬季,夏季。4、北京是全国的、中心和国际交往城市。5、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所在地,是党中央和国务院所在地。6、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广场。7、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8、北京猿人早在年前就开始在这里生活。9、北京最早称为。10、北京旧城形成于、两代,建筑排列成状,城市格局成“”字轴线形。11、在北京建都的朝代有、、、。12、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北京名胜古迹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