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第二节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物质循环教学目标1、概述绿色植物在生物圈碳氧循环中的作用。(重点)2、初步形成保护森林的意识和探究性实验设计能力。重点难点重点:绿色植物在生物圈碳氧循环中的作用;难点:说出生物圈的概念以及绿色植物与水循环的关系。教法选择自学讨论法课型新授课课前准备1、准备实验“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是否采用多媒体是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时数第1课时备课总数第45课时课堂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导入新课[讲解]:地球上的生物和它们生活的环境的总称,叫生物圈。人类也是生物圈中的一个成员。标题生物圈的物质循环是指物质的循环利用。这节课我们着重讨论绿色植物与生物圈氧和水的循环。二、新授:1、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氧循环[小资料]:一个人一天平均吸入25千克的空气,消耗其中约1千克的氧。当空气中氧的含量下降到7%—8%时,人就会昏迷、窒息,甚至死亡。有人曾做过这样的计算:1公顷树林的叶片的总面积约为50000—70000平方米,每天能吸收150—500千克的二氧化碳,放出60—400千克的氧气。可见绿色植物在维持碳—氧平衡方面的作用是多么重要。提出问题:什么是生物圈?[播FLASH]: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氧循环中的作用。[提问]:但是现在生物圈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不断增高。如果人类再不采取措施,我们的地球将会怎[回答]:植物、动物和人类的呼吸;燃烧煤炭、石油等;汽车的尾气;自然界的火灾等。[回答]:不会,因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会为断放出氧气。观看FLASH。[提问]:你能说出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来源吗?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会不会因此不断得增多?[小结]: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影响氧循环,使生物圈子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处于相对平衡。样?课堂练习:1、生物圈中的各种生物通过呼吸作用消耗,产生;人类的生产、生活等也要消耗,产生。而植物的作用,吸收,放出,使生物圈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处于。2、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的,超过了自身呼吸作用的需要,其余的都以气体形式排到了大气中;绿色植物还通过,不断地消耗大气中的这样就维持了生物圈中和的平衡。3、生物圈是地球上的和的总称。4、生物圈包括的底部、的大部和的表面。二、选择题1、如果陆生和水生植物大量减少,大气中急剧增加的成分是()A.氧气B.二氧化碳C.甲烷D.一氧化二氮2、人和动物不断吸收氧和二氧化碳。但大气中这两种气体却保持相对稳定,这是由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A.放出二氧化碳,吸收氧B.放出氧,吸收二氧化碳教师组织学生练习教师进行指导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进行辅导,纠正,总结教师总结归纳积极举手发言,提到温室效应,动物和人类因为缺氧出现各种病症学生练习学生讨论回答问题学生回答问题并进行总结C.白天放出氧,晚上吸收二氧化碳D.白天吸收二氧化碳,晚上放出氧附:板书设计:一、植物与生物圈的氧循环二、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探究实验: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教学反思等级评价(A/B/C/D)绿色植物与生物的物质循环第一课时2、生物圈中的各种生物通过呼吸作用消耗,产生;人类的生产、生活等也要消耗,产生。而植物的作用,吸收,放出,使生物圈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处于。2、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的,超过了自身呼吸作用的需要,其余的都以气体形式排到了大气中;绿色植物还通过,不断地消耗大气中的这样就维持了生物圈中和的平衡。3、生物圈是地球上的和的总称。4、生物圈包括的底部、的大部和的表面。二、选择题1、如果陆生和水生植物大量减少,大气中急剧增加的成分是()A.氧气B.二氧化碳C.甲烷D.一氧化二氮2、人和动物不断吸收氧和二氧化碳。但大气中这两种气体却保持相对稳定,这是由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A.放出二氧化碳,吸收氧B.放出氧,吸收二氧化碳C.白天放出氧,晚上吸收二氧化碳D.白天吸收二氧化碳,晚上放出氧三、判断题1、光合作用能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平衡。()2、光合作用是地球上一切生命的生存、繁荣和发展的基础。()四、识图题1.试根据生物圈中循环的图解,回答问题。(1)图中A、B分别代表的生物种类是:A,B(2)图中a表示作用,b表示作用,c表示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