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设计设计要素设计内容教学内容分析整式的加减实际上就是去括号、合并同类项这两个知识的综合。求多项式的值,一般先将多项式化简再代入求值,这样使计算简便。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从实际背景中去体会进行整式的加减的必要性,并能灵活运用整式的加减的步骤进行运算。过程与方法2、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总结以及概括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3、认识到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学习者特征分析从实际背景中去体会进行整式的加减的必要性,并能灵活运用有难度。教学分析教学重点整式的加减。教学难点难点总结出整式的加减的一般步骤。解决办法精炼教学策略分层次教学,讲授、练习相结合。教学资源教参和书板书设计整式加减4整式加减的一般步骤可以总结为:(1)如果有括号,那么先去括号。(2)如果有同类项,再合并同类项。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媒体使用预期效果导入新课化简:1(x+y)—(2x-3y)(2)2提问:以上化简实际上进行了哪些运算?怎样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从实际问题引入,让学生经历一个实际背景,体会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的必要性,在通过复习、练习,为学生概括出整式的加减的一般步骤作必要的准备)学生完成揭示学习目标教师口述目标让学生从实际背景中去体会进行整式的加减的必要性,并能灵活运用整式的加减的步骤进行运算。学生倾听指导学生自学教科书第68—70页1、整式的加减的步骤是什么?2、自学例6、例7、例8、例9,有问题组内交流。3、总结进行整式的加减中应该注意些什么?学生看书学生自学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解决问学生自学。教师巡视题上。检测自学效果1、整式的加减:教师概括(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整式的加减的步骤)不难发现,去括号和合并同类项是整式加减的基础。因此,整式加减的一般步骤可以总结为:(1)如果有括号,那么先去括号。(2)如果有同类项,再合并同类项。2、自学例6、例7、例8、例9,有问题组内交流。3、总结进行整式的加减中应该注意些什么?4、课堂小结:整式的加减实际上就是去括号、合并同类项这两个知识的综合。整式的加减的一般步骤:①如果有括号,那么先算括号。②如果有同类项,则合并同类项。求多项式的值,一般先将多项式化简再代入求值,这样使计算简便。学生回答学生组内交流学生先总结达成目标1、2达成目标1、3当堂训练1.求整式x2―7x―2与―2x2+4x―1的差。2.计算:―2y3+(3xy2―x2y)―2(xy2―y3)。3.化简求值:(2x3―xyz)―2(x3―y3+xyz)+学生独立完成(xyz―2y3),其中x=1,y=2,z=―3。课堂小结:1.整式的加减实际上就是去括号、合并同类项这两个知识的综合。2.整式的加减的一般步骤:①如果有括号,那么先算括号。②如果有同类项,则合并同类项。3.求多项式的值,一般先将多项式化简再代入求值,这样使计算简便。教学流程图采用数学新授课流程图教学设计评价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经历一个实际背景,去体会进行整式的加减的必要性。通过“去括号、合并同类项”习题的复习归纳总结出整式的加减的一般步骤,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和概括的能力,掌握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理解整式的加减实质就是去括号、合并同类项。教学过程中由学生小组讨论概括出整式的加减的一般步骤,然后出示例题,由学生解答,同时采取由学生出题,其他同学抢答等形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