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自然环境的差异性最新考纲核心素养定位考情报告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1.识记自然带的概念,理解气候分布与自然带之间的关系。(区域认知、综合思维)2.理解自然带的分异规律及其成因。(综合思维)3.能够运用地域分异规律分析和判断地理问题。(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1.以区域图、地理事物分布图或示意图为背景,考查自然带、植被类型及地域分异规律。2.考查频度较高,以选择题为主,综合题也有考查。[梳理知识体系][再现基础知识]一、陆地自然带1.成因2.特点:形成了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陆地自然带。3.陆地自然带与世界气候类型的对应关系不同的气候形成与之相对应的自然带,不同的自然带都有与之对应的气候类型。如下图所示(以北半球为例):1【疑难辨析1】气候类型与自然带是一一对应关系吗?提示不是。同一种气候类型可能形成不同的自然带,如:温带大陆性气候可形成温带草原带和温带荒漠带。同一个自然带可能发育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如: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发育在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条件下。二、地域分异规律1.纬度地带性和经度地带性分异规律(1)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M→N方向)①成因:热量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②表现:沿纬线延伸,随纬度变化,如在大陆西岸,从赤道向南北两极,自然带依次是热带雨林带、热带稀树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寒带苔原带等,各自然带均呈东西方向延伸。③典型地区:低纬度和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2)经度地带性分异规律(O→P方向)①成因:同纬度地带,降水量从沿海向内陆递减。②表现:沿经线延伸,随经度变化,如在OP沿线地区,从大陆东岸到大陆西岸,自然带依次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各自然带均呈南北方向延伸。③典型地区:中纬度地区。思维拓展陆地植被水平地域分异与纬度、湿度的关系2(1)沿海地区纬度增加,温度降低,植被类型由热带雨林到针叶林和苔原。(2)同一纬度,随湿度减小,植被从森林到草原、荒漠。【疑难辨析2】纬度地带分异规律总是东西方向延伸南北方向更替吗?提示不一定。南北美洲西海岸的自然带是南北延伸,南北更替。2.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1)成因:随高度上升,温度降低、降水变化。(2)表现:大致随等高线延伸,垂直方向更替。(3)典型地区:纬度低、海拔高的山地。3.非地带性分异规律(1)成因:地方地形、地方气候、较大范围地面组成物质等差异。(2)表现:沿一定地势剖面发生变化。(3)马达加斯加岛上的地方性分异3马达加斯加岛西半部为热带草原,而东半部由于地处山地迎风坡,以及沿岸有暖流经过的影响,却是热带雨林。三、主要陆地自然带1.空间分异的制约因素:热量和水分。2.主要类型分布植被因纬度和热量条件差异分出的种类森林自然带湿润和半湿润地区森林热带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和寒带冰原带等草原自然带半湿润、半干旱的内陆地区以草本植物为主热带草原带、温带草原带荒漠自然带干旱地区旱生植物热带荒漠带和温带荒漠带四、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与因地制宜4考点一水平(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例1】(2017·全国卷Ⅰ,1~3)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照片,拍摄于2017年3月25日。数年前,两侧的绿化隔离带按同一标准栽种了常绿灌木;而如今,一侧灌木修剪齐整(左图),另一侧则杂树丛生,灌木零乱(右图)。拍摄当日,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据此完成(1)~(3)题。(1)当地的自然植被属于()A.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C.常绿硬叶林D.针叶林(2)造成图示绿化隔离带景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该街道两侧()A.用地类型差异B.居民爱好差异C.景观规划不同D.行政管辖不同(3)图示常绿灌木成为我国很多城市的景观植物,制约其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气温B.降水C.光照D.土壤[尝试自解](1)________(2)________(3)________[审题能力培养]第1步从文字材料中获取信息①图中某城市绿化隔离带的景观位于我国东部地区,季节是春季。②“当日,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可以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