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栖霞市松山中学九年级数学《平均数》教学目标1、掌握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概念,会求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2、体会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利用它解决一些现实问题,发展学生数学应用能力。3、通过小组竞赛,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合作意识,增强学生学习数学兴趣。重点、难点用两种方法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理解加权平均数的概念。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小组竞赛教学用具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播放2004年女排决赛实况,激发学习兴趣。提问排球比赛中,队员身高和年龄是反映球队实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怎样比较两支球队的身高和年龄呢?相信学了本节课的内容你很快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了。二、知识回顾七年级一班的张华同学在上次期末考试中语文、数学、英语的成绩分别是110分,105分,115分,你能求出他三科的平均成绩吗?你是怎么算的?三、认识概念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平均数来表示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一般地,对于n个数X,X2,…,Xn,我们把(X1+X2+…+Xn)÷n,叫做这n个数的算术平均数,简称平均数,记为四、小组活动一:1.你能算出你们组同学的平均年龄吗?你是怎么算的?2.以小组为单位统计组内成员年龄,并计算出算术平均数。3.怎样求三个组成员的平均年龄,有没有简便的方法。(引出加权平均数的概念)一般地,在n各数据中,如果数据X1,X2---Xk出现的次数分别为n1,n2---nk,其中n1+n2---+nk=n,那么这n个数据的平均数为=(x1n1+x2n2+---+xknk)÷(n1+n2---+nk)这个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加权平均数。n1,n2---nk,分别叫做数据x1,x2,---xk的权数。五、议一议:说说算术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有什么联系?算术平均数实质上是加权平均数的一种特殊情况(各项的权数相六、例1某市环保部门对该市市区的空气质量状况进行检测同,都为1),加权平均数学是算术平均数的一种简便运算。。下面是一天中每隔2小时测得的大气飘尘数据(g/m3)0.030.040.030.020.040.010.030.030.040.050.010.03这一天中市区的大气飘尘平均值是多少?(小组竞赛)七、小组活动二:1、你知道自己穿多大尺码的鞋吗?求出你们组内同学穿鞋的平均尺码。2、你知道自己的身高吗?算出你们组内同学的平均身高。八、拓展练习:1、交通部门调查了5天中同一时段三个路口汽车数量。(单位:辆)路口一:183,200,190,200,200路口二:200,200,150,150,150路口三:190,210,330,260,100在每天该时段里,三个路口平均约有多少辆汽车通过?你会选择从哪条路口经过?2、如果7,8,4,m,9五个数的平均数是10,m和n平均数是10,则n的值是()九、小测试在“心系灾区”自愿捐款活动中,某班30名同学的捐款情况如下表示:捐款/元51015202530人数1196211求这30名同学捐款的平均数。十、说说本节课的收获十一、课后作业巩固性作业:计算课本中中国排球队与俄罗斯排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和平均年龄。实践性作业:计算全班同学平均身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