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植物的一生第一节植物种子的萌发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描述植物种子的结构;2、掌握植物种子各结构的作用;3、描述植物种子的萌发过程。能力目标:1、学会自主、合作的学习方法。2、通过观察,认识种子的结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养成爱护生物,保护生物的行为习惯。2、培养实事求是的认知态度。二、教学重点:1、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2、种子的萌发过程。教学难点:1、单、双子叶植物种子结构的区别;2、植物种子萌发过程各结构的变化。四、教材分析:本节课是苏教版生物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五章《绿色植物的一生》中的第一节的内容,教材首先安排了观察大豆种子的结构活动,通过观察使学生了解种子的结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同时为后面的种子的萌发过程奠定基础。在此基础上,教材又安排了一个《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的活动,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由于学生虽然在日常生活中对种子和种子的萌发有一定的认识,但对种子的结构和萌发的过程缺少了解,也没有多少栽培的生活经验。因此,教师首先要在教学时创设学习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准备不同时期萌发的种子,以提高学生探究实验的质量,同时要引导和帮助学生设计探究方案,尝试控制实验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五、教学方法:本节课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教师引导为辅的教学方法,通过设问法、合作探究法、多媒体演示法和分析讨论法等方法进行学习。教学中要重点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学习的引导者和启发者的教学理念,学生通过自学解决问题、合作解决问题、探究解决问题,教师适时点拨。六、课前准备:1、浸泡过24h的大豆、花生种子。2、视频文件: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七、课时:第一课时(共2课时)八、教学流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复习提问导入新课[集体朗读]请同学们大声集体朗诵一篇小文章,然后用简短的语言描述里面体现的生命现象。“滴答、滴答,下雨了,种子说:下吧下吧,我要发芽;小草说:下吧下吧,我要长大;小花说:下吧下吧,我要开花。”请xxx说一下里面提到的生命现象。[讲说]非常好,包括发芽、长大和开花,这个过程称作为什么呢?大家将课本翻至第54页第五章的章标题:绿色植物的一生。接下来,我们将走进绿色植物的生活。请同学们看看实验桌上我为大家提供了什么实验器材。[提问]请同学们回顾上一章我们学习了绿色植物的哪六大器官?[讲说]而本节课我们用的实验材料是种子。不管是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还是一望无际的麦苗,他们都是由种子发育而来的。本节课我们将一起揭开种子内部的奥秘,进行第一节的课的学习,植物种子的萌发。发芽、长大、开花大豆,花生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一、种子的结[讲说]要想知道种子的萌发过程,我们是不是要先弄清种子内部的结构呢?[提问]大家将烧杯中的大豆种子取出,观察并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其外部形态。[讲说]是的,表面摸起来光滑的呈黄色的就是种子的种皮,在种子稍微内凹的一侧是不是有一个疤痕呢?表面是黄色的、光滑。对构[提问]同学看课本图5-1,它的名字叫种脐。它和我们人体上的哪一个结构很相似?[讲说]是的,肚脐外连脐带,在婴儿发育时期主要从母体中吸收营养物质。而种脐与种柄相连,在种子发育中,为种子的成熟提供营养物质。因此说:种脐是种柄脱落后留下的痕迹。[小组活动]下面大家以实验小组为单位,动起手来解刨大豆种子,先用镊子将种皮剥离,沿着内部的裂缝将豆瓣瓣开。对照课本图5-1认识种子的内部结构。[总结]大豆的种子由种皮和胚构成。外面的被我们剥下来的是“种皮”,内部的“豆瓣”成为“胚”,胚由:胚根、胚轴、胚芽和子叶构成。[提问]那么其他种子是不是也有类似的结构呢?在实验桌上我还给大家提供了花生种子,大家利用同样的方法来解刨花生种子,观察比较其与大豆种子结构的异同点。[总结]花生和大豆种子一样,都具有种皮和胚,并且都有两片子叶,我们称这样的植物之为“双子叶植物。”[提问]那么大家再来回想玉米、小麦的种子,他们与双子叶植物的种子一样吗?[讲说]对,以玉米种子为例,它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