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阐明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2、运用实验的方法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3、阐明有机物对于生物体的作用。能力目标:1、初步学会合作交流,树立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培养情感目标:1、经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感受探究带来的快乐;2、探讨对实验的改进,对实验进行反思,达到对思维品质的升华3、认识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在生物界及至整个自然界的意义教学重点及突破教学重点: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设计;2、理解实验设计思路即对单一变量——对照实验的理解教学难点及突破教学难点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设计及操作。师导案生学案一、课前预习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题目。教师批改学案,归纳总结出学生没有掌握好的题,在展演时适时补充讲解。二、情境导入三、自主预习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安排预习时间。(如果课前已安排学生的预习,并检查了学案的可以直接进入小组讨论,也可以再用3分钟的时间熟悉本课内容;如果事先没有预习的则应该安排10分钟预习。)学习目标:1、阐明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2、运用实验的方法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3、阐明有机物对于生物体的作用。二、自主学习(一).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1)将盆栽天竺葵放到一昼夜,原因是(2)用把一叶片的一部分从两面遮盖起来,然后移到下照射几小时后,摘下叶片,去掉遮光的纸片。(3)将叶片放入盛有的小烧杯中加热,防止,直到叶片变成色。(4)用漂洗黄白色叶片,平铺在培养皿里,滴加。(5)用清水冲洗掉碘液,观察叶片颜色的变化;叶片的见光部分变成色,遮光部分。(6)得出结论:①绿叶在光下制造的有机物是;②是绿叶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四、讨论各组通过讨论完成合作探究题。教师深入各组指导讨论。鼓励各组同学在组内开展问答式的小展演。五、展演各小组进行展演,在这过程中要有生生互动(检测)、教师补充。课前准备细胞分裂过程图片。2.光合作用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的主要器官是,事实上,凡是植物的绿色部分,细胞中含有就能制造有机物。叶绿体中含有绿色的。绿色植物通过吸收太阳光,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了等有机物,并且把变成了,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叫。叶绿体既是,也是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的。(二)、有机物用来建造植物体1、从细胞水平来看:植物细胞的组成成分除了和少量的以外,主要是。举例: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有机物;细胞膜的主要成分---和是有机物;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也是有机物。2、从器官水平来看:种子的成分大部分是,有些植物的和中也含有大量的有机物。3、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的需要,而且为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的来源。三、合作探究:(一)你能用几个简单的词概括出主要步骤吗?1、暗处理:实验前把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为什么?2、遮光、照光:为什么要用黑纸把叶片的一部分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然后移到光下照射?3、脱色:把叶片放在酒精中为什么要隔水加热?酒精的作用是什么?叶片的颜色如何变化?何时把点燃的酒精撤出来?4、漂洗:用清水把叶片上的物质(如:酒精、叶绿素等)冲六、课堂检测1、学生写题号及答案,交换批改,汇报成绩。2、要求学生将错题记录在纠错本上。七、课堂小结冼掉。5、染色:向叶片上(见光的地方和不见光的地方)滴加碘液,(淀粉的特点之一是遇碘变色。)6、观察现象:滴上碘液后,我们发现叶片见光的地方变成了色,用黑纸夹起的地方未变蓝。7、实验结论:(1)是光合作用的产物;(2)是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2、阅读课文,思考:有机物分布在植物体的哪些部位?从细胞、组织、器官三个层次加以阐述。2、探究:叶绿素的形成与光照的关系。先阅读下面的资料,它会给你的探究活动提供一些启示。韭菜与韭黄是我们常吃的蔬菜,他们都是通过韭菜的幼芽发育而来的。韭菜长在阳光下,是绿色的。如果把黑色的塑料薄膜覆盖在将要发芽的韭菜植株上,生长出来的就是浅黄色的韭黄了。但如果给予生长中的韭黄以光照,过一段时间后,它又变成绿色的韭菜了。课堂检测1.“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