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的组织——血液教学课题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第一节流动的组织—血液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血样标本,解读血常规化验单,知道血液的组成。(2)通过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观看课件,了解血浆和血细胞的形态、数量和主要功能。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难点:运用所学的血液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相关问题。教学辅助材料与手段1.教学课件2.实验用具:加入抗凝剂和未加入抗凝剂的家畜血液、血常规化验单、显微镜、人血的永久涂片教学过程集体备课个案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创设情境,学习新课观察血样标本1.用美国红十字会主席伊丽莎白说过的一句话的引导学生,启发学生思维。2.过渡语:输血对人类有重要意义,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那么,血液有什么作用呢?它的成分是什么?倾听文字,讨论输血的意义,推断血液的作用观察并回答:试管1里的血液出现分层现象,试管2里的血液凝固了。观察和思考,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分析,回答问题:血液中含有不同的物质,它们的质量不一样。两部分,上半部分是淡黄色,半半透明的液1.认真观察试管1(加入抗凝剂)和试管2里的家畜血液,发现什么现象?2.结合实验,提出问题:加入抗凝剂的家畜血液的分层现象,思考如下问题:为什么会出现分层现象?试管中的血液分几部分?各呈什么颜色?各部分的容积比例大致是多少?体,约占血液容积的55%,下半部分是不透明,呈暗红色3.归纳、总结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浆位于试管1的上半部分,下半部分和交界处的白色物质,统称血细胞。4.过渡血细胞又包括哪些组成成分呢?我们看一下血常规化验单。利用课件展示常规化验单1.你能读懂这一张血常规化验单吗?项目一栏中的RBC、WBC、Hb、PLT各代表什么含义?。2.指导、评价并激励学生。3.提问:由血常规化验单项目一栏中的信息,能否推断出血细胞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分别应在什么层位?l为什么把血液称作“流动的组织”?血浆1.同学们认真观察一下试管1中的血浆,它有什么特点呢?2.观看课件《血浆成分示意的液体,约占血液容积的45%。在交界处,还有一层很薄的白色物质。观看学生通过课下搜集资料和预习,解释血中的RBC、WBC、Hb、PLT的含义,并说出我国有关RBC、WBC、Hb、PLT的正常参考值。思考、回答血细胞由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组成。红细胞和所含的血红蛋白在下层深红色部分,白细胞和血小板在中间很薄一层白色物质中。血液中有大量的血细胞,这些细胞与血浆共同构成血液,完成物质运输等功能。因此血液是一种组织,属于结缔组织。血液可以流动,因此被称为“流动的组织”观察、回答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图》,通过饼状图,你能否了解血浆成分及其所占的比例呢?3.水在血浆中占有这么高的比例,与血浆的功能有什么关系?4.课堂讨论:抢救大面积烧伤病人时,是输鲜血还是血浆?严重的贫血病人,救治时,如何输血?[来源:学科网]血细胞(一)利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2.示范显微镜的正确操作,强调实验注意事项。3.巡视、检查、指导,让学生从感性上认识红细胞和白细胞的形态和数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二)红细胞《电镜下的红细胞》1.这是电镜下的红细胞,观看后,哪一位同学能够描述它的特点?2.“血液为什么呈现红色?红细胞的功能是什么?”3.课堂讨论:你认为贫血患者会出现哪些症状?根据血红蛋白的成分,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缓解这些症状?(三)白细胞《电镜下的白细胞》1.这是电镜下的白细胞,观看后,哪一位同学能够描述它的特点?2.观看课件,请说出白细胞的功能?复习显微镜的使用方法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观看并回答血红蛋白是一种含铁的蛋白质,呈红色,所以,血液呈现红色。血红蛋白(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同时还能运输一部分二氧化碳。思考,回答贫血患者的症状是:面色苍白并有头晕、乏力、心悸、气急等症状。贫血患者应当多吃一些含蛋白质和铁质丰富的食物。3.课堂讨论:身体某处出现外伤,伤口周围为何出现“红肿”象?(四)血小板展示课件,同学能够描述它的特点?课堂讨论:生活中,我们的皮肤划破一个小伤口出血时,血液为什么会自然凝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