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市第八中学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翻译教案人教版年级高三年级科目语文课型复习课课时2课时课题教具准备多媒体主备人张桂华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对文言文文句的翻译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会疏通文句,了解文意,概括作者的思想意图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阅读浅易文言文,培养学生的古文阅读能力。教学重点抓关键词句(关键词语、特殊句式),洞悉得分点。借助积累(课内文言知识、成语、语法结构、语境等),巧解难词难句。.以翻译为切入口,让学生在练习中掌握方法技巧。教学难点让学生从整体上了解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和技巧。在学习中发现自己在翻译中碰到的困惑和不足学情分析由于文言文翻译也是学生比较薄弱的环节,所以,在第一轮复习时我们要对各种知识点进行透彻地讲解,这样,综合运用到翻译文句时,学生能有方法有标准。教学方法1、引导法2、合作探究法3、总结法教学过程、3、直译的方法——“对”、“换”、“留”、“删”、“补”、“调”六个字。①对――对译。把文言文中的单音词译成以该词为词素的合成词。例天下事有难易乎?(《为学》)――天下的事情有困难和容易(之分)吗?②换――替换。有些词在古书里常用,但在现代汉语里不用或不常用,或词义已经转移。在这种情况下,就要用现代汉语里的词去替换原文里的词。例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先帝不认为我地位低微,见识浅陋,降低自己的身份,三次到草庐来探望我。“卑鄙”一词古今汉语都常用,但词义已转移,所以译文用“地位低微、见识浅陋”来替换它。“顾”今天不常用,译文用“探望”来替换。③留――保留。古文中的人名、地名、年号、国名、官职名、朝代名等,以及古今词义相同的词,如“山、水、中、笑、有”等,都按原文保留不译。例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为巴陵郡太守。④删――删略。文言文中有些没有实际意义的虚词(或表示停顿,或表凑足音节,或表发语,或起语助、连接等作用),翻译时应删除。如:例1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作战,(是靠)勇气的。(夫,句首发语词)⑤补――补充。古书中的省略现象比较突出,为了完满的表达文章的内容,译文就应补出原文省略的而现代汉语又不能省略的某些词句。[例]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桃花源记》)――(桃花源里面的人)见了渔人,竟大吃一惊,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详尽地回答了他。⑥调――调整。对文言文中不同于现代汉语的特殊句式,翻译应进行必要的调整,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例: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这是宾语前置句,译时要调为“动+宾”语序。、三、强化训练1、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3、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4、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5、后事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6、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7、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8、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9、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10、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具体文言实词翻译的注意要点:一、文言文词汇的重要特点就是以单音词为主,而现代汉语词汇中大多数是复音词,主要是双音词。这是古今汉语的很大不同的地方。在古代汉语中,连用两个单音词恰好与现代汉语的某个双音词一样,或者一个词具有多个义项,或者词的意义、色彩发生了变化,都是我们在古文翻译中必须注意的地方,这样,才能使句子的意思忠实于原文,不凭主观好恶随意增减意思。实词是古文翻译时的一个重要踩分点,我们必须过好这一关。二、文言中意义变化的词1、注意古今词义、色彩的变化2、注意词类活用现象3、一词多义4、注意有修辞的语句的翻译。①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比喻)译:于是派蒙恬在北边修筑长城并守住边防②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借代)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