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教学目标:1、体会文章生动形象、准确凝练的语言。2、学习根据中心需要抓住特征写景的方法。3、了解石榴的生长过程及特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陶冶审美情趣。4、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依照课文第四自然段的写法,品尝一种水果写一段话。教学重点、难点:1、本课的重点是朗读训练,让学生在读中了解石榴的生长过程及特点。2、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本课的难点。另外,学以致用,在读懂本文的基础上,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运用本文的写法,写一种水果,也是本文教学中的难点。(体会文章生动形象、准确凝练的语言。)设计思路:学习本文应在整体把握文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优美语句,进而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时数:一课时教者:陈万华班级:八(9、15)教学后记:一、导入新课1、教师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石榴的图片,给学生直观感受,并介绍有关资料。石榴,一名“安石榴”。石榴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有针状枝,叶对生,倒卵形或长椭圆形,无毛。夏季开花,花有结实花和不结实花两种,常呈橙红色,亦有黄色或白色。2、作者简介郭沫若(1892—1978),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四川人。著有诗集《女神》,历史剧《屈原》、《蔡文姬》等。生平著述甚丰,1957年起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郭沫若文集》。(一、漫谈“石榴”,导入新课1、老师板书课题:石榴,领读:榴(liú)。(相机给“榴”注音,指出该字在“石榴”中应读轻声。)2、老师:你们见过石榴?吃过石榴吗?谁来说说石榴是什么样儿的?(根据学生发言,教师相机简介石榴)3、指导读好课题。4、(出示课本插图)今天,我们一起去枣庄,去看看那里驰名中外的石榴园,大家高兴吗?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引起他们对石榴的回忆,这样能唤起他们对教材的亲切感,提高阅读的兴趣。)二、自主学习教师要求:速读课文,注意解决以下问题。(出示课件2)1、让学生推荐小组内朗读水平较高的同学读课文,画出并掌握文中的生字词及自己以为好的句段。2、按描述内容的角度将课文划分为三部分。(提示:喜爱石榴_______石榴______石榴)3、课文第三部分具体描写石榴特征,语言生动形象、准确凝练,你最喜欢哪些语句?说一下自己的理由。4、写物是为了言志,本文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你能抓住几个语句来分析吗?5、找出自学中的疑难问题及你认为教材中存在的问题。三、合作学习1、先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解答疑难问题。2、在班上讨论并解决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四、反馈交流1、解释下列词语,并给加点字注音。(出示课件或小黑板3。)争妍斗艳奇崛枯瘠陆离盎然忍俊不禁丰腴潜能奇崛(júé)枯瘠(jí)玛瑙(mǎnǎo)琢成(zhu)犀利(xī)劈刀(pī)皓齿(hào)束缚(fù)唾津(tuò)潜溢(yì)明确:(指定几名同学解释、注音,让其他同学纠正。好的句子只要学生能说出一点即可给予肯定。)2、按描述内容的角度将课文划分为三部分。明确:(喜爱石榴——画石榴——赞石榴的思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l段):点明石榴可爱。第二部分(第2~6段):描写石榴的特征。第三部分(第7—9段):抒发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之情。)3、文章第二部分怎样具体描写石榴的特征?学生小组合作,从文中圈画主要句子,讨论、交流。明确:这一部分按照由枝叶到花朵到:果实的顺序来描写石榴,与此同时也写出了夏华秋实的变化,充分展现石榴的形态美和精神美。板书:描写石榴枝干和叶片的特征(第2段)榴花的形态美和精神美。(3段)描写石榴花的特征:石榴花骨朵成长演变的过程。(4段)单瓣花成长演变的过程。(5段)描绘石榴果成熟时的情态(第6段)4、课文第三部分具体描写石榴特征,语言生动形象、准确凝练,你最喜欢哪些语句?说一下自己的理由。明确:(只要学生答出一点即可给予肯定。)(运用了比喻、拟人、反问、对偶等修辞手法,使文章语言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如:第六段中“它会笑你呢”,既生动活泼极富情趣,又巧妙地引出下文,且与“忍俊不禁地破口大笑起来”相照应。第三段末、第六段首都用了反问,或突现石榴是夏天的心脏,表明它在作者心目中的重要位置,或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