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石榴教学目标:⒈学习文章形神兼备地表现赞美的对象。⒉理解本文以状物抒情的方式颂扬了我们民族美好的情操,表达了正义必胜的坚定信念,讴歌了民族气节和高尚情操,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理想和追求。教学重难点:⒈对文章思想感情的理解。⒉对文章关键句子的理解。教学课型:讲读课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检查预习情况⒈给下列加点字注音。争妍()斗艳奇崛()枯瘠()辟()易骨()朵犀()利盎()然忍俊不禁()丯腴()皓()齿安普剌()⒉解释下列词语:奇崛枯瘠柔媚陆离犀利束缚丰腴忍俊不禁争妍斗艳盎然潜溢二、导入先介绍石榴有关知识,再进行作者简介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思路学生自主阅读,讨论,交流明确:全文按爱石榴、画石榴、赞石榴的思路结构全篇。课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点明石榴的可爱。第二部分(2-6)具体描写石榴的特征。第三部分(7-9)抒发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之情。四、学习课文⒈阅读课文第一部分,说说这一段在写法上有何特别之处?学生讨论,交流。明确:文章先交代时令,以“最可爱”点出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之情⒉阅读课文第二部分,说说这一部分按怎样的顺序来描写石榴?又是如何展现石榴的形态美和精神美的?学生讨论,交流。明确:这一部分按照由枝叶到花朵到果实的顺序来描写石榴,与此同时也写出了夏华秋实的变化,充分展现石榴的形态美和精神美。第二段,描写石榴枝干和叶片的特征。第三至五段,着重描写石榴花的特征。第三段,描写石榴花的形态美和精神美,把它“誉为夏季的心脏”。第四段,形象地描绘石榴花骨朵成长演变的过程。第五段,形象地描绘单瓣花成长演变的过程。第六段,形象地描绘石榴果成熟时的情态。五、小结状物散文贵在表现出描写对象的神,而这种传神又是以形似为基础的。课文描绘石榴不同部位的形态色泽,关于抓住并突现它们各自的特征。在描写石榴外在特点的同时,突现了石榴花敢于同骄阳抗争,毫不示弱的精神美。六、布置作业第二课时一、复习旧课二、继续学习课文阅读课文第三部分,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明确:第七段,抒写作者喜欢夏天更喜欢石榴之情。先说自己喜欢夏天,因为它象征旺盛的斗志,火一样的热情,进而倾吐“我更喜欢夏天的心脏”之情。这里先说作者喜欢夏天,其实是一种衬笔,用来衬托重点,这就是“夏天的心脏”――石榴。第入、九段,叙述听朋友介绍昆明石榴的可口,挡不隹迷人的诱惑。两个“特别”表明昆明石榴的可爱,两种味道而“酸者味更美”,表明昆明石榴的可口。第九段用一句话“禁不住唾津的潜溢了”作结,明写作者抵不住诱惑,真想尝个鲜,暗写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之情,使读者回味无穷。三、品味语言从文中找出你最喜欢的语句,并说说理由。学生讨论,交流。明确:比喻、拟人、反问、对偶等多种修辞方法的运用,使文章语言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学生自由交流四、理解文章关键句子学生质疑,互相讨论。明确:如“最可爱的是它的花,那对于炎阳的直射毫不辟易的深红色的花”。说的是作者最喜爱石榴的花,因为它既有形态美――那深红的颜色鲜艳动人,又有精神美――面对骄阳的直射毫不避让,敢于抗争。由此引出对单瓣和双瓣花的赞叹,并把它视为“夏季的心脏”。又如,“博古家所命名的各种锈彩,它都是具备着的”。作者不说石榴果实快要成熟时的表皮色彩是怎样斑驳,而是用借喻说它具备了“博古家所命名的各种锈彩”。把锈迹斑斑与殷、周时的青铜器联系起来,用以比喻石榴果实表皮的斑纹,这是文学家兼考古学家特具有的形象思维。五、朗读课文,加深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六、小结本文是一篇托物言志的优美散文,文章用准确凝练、优美形象的语言描绘了石榴的外在特点和内在品格,颂扬了我们民族美好的情操,表达了正义必胜的坚定信念,讴歌了民族气节和高尚情操,表达了作者的理想和追求。七、布置作业附板书设计最可爱(总领全文)枝干和叶片:奇崛而不枯瘠,清新而不柔媚花:深红色单瓣的陆离双瓣的华贵骨朵到花的演变:是一种奇迹逐渐翻红像用红玛瑙琢成的花瓶由花到果的变化:安普剌到金罍,有各种锈彩果实:破口大笑透明光嫩的皓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