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8课《阿炳在》教案 (新版)语文版-(新版)语文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VIP免费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8课《阿炳在》教案 (新版)语文版-(新版)语文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_第1页
1/2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8课《阿炳在》教案 (新版)语文版-(新版)语文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_第2页
2/2
《阿炳在1950》一、设计说明本文是电视专题片《阿炳在1950》的文字稿。教学时,教师一方面要引导学生了解电视解说词的特点,学习对复杂信息进行筛选、梳理、分析、综合的方法,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内容和主旨,体会人物的人格魅力。通过创设情境、启发点拨等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探究能力。二、教学目标1.识记、理解和积累文中重要字词。2.梳理全文,提炼信息,概括阿炳坎坷而不平凡的一生。3.探究电视专题片的语言特点。4.感受阿炳的人格魅力,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二泉映月》,用动人的乐曲帮助学生了解阿炳传奇的一生,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为分析作品打下良好的基础。师:日本的小泽征尔是世界著名的音乐指挥家,他在第一次听到这首用二胡演奏的曲子时感动得流下眼泪。他说:“这样的音乐应该跪下来听!”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曲子是什么吗?它就是《二泉映月》。(二)教学切入点1.从人物形象切入:从阿炳的人生经历、艺术成就等方面感受阿炳的人格魅力。2.从电视解说词的特点切入:教师提示对复杂新闻信息进行筛选、梳理、分析、综合。3.探究新闻现象背后的本质:抓住新闻提供的重要信息,透过现象抓本质,体会文章的深刻内涵。举例:以探究新闻现象背后的本质为切入点。1.简要概括阿炳的人生经历,说说这些经历与阿炳的人格、艺术成就的关系。2.怎样理解“从来都是站着演奏的阿炳今天可以坐下来为大家演奏了”?3.文章结尾“《二泉映月》已成为代表中国民族音乐的世界性经典曲目”有什么深刻含义?(三)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方法:师生探究合作、综合分析法。1.课文以“阿炳在1950”为题,是否将文章定格在1950年?它的含义是什么?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2.重要新闻信息的筛选、梳理、分析、综合。(四)学法指导1.圈点勾画:圈点出有价值的信息,讨论交流,共同探究,挖掘新闻背后的深刻内涵。2.师生探究合作: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引导、归纳。3.综合分析法:结合时代背景、人物思想脉络及音乐成就,综合分析全文。四、拓展延伸1.根据课文内容,结合课下搜集的资料,为阿炳写一个200字左右的小传。2.听阿炳的《二泉映月》和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谈谈这两首曲子的异同。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8课《阿炳在》教案 (新版)语文版-(新版)语文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