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线段、射线和直线【教材分析】本节是以现实背景为素材,在小学学习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基础上,给出了它们的表示方法,并让学生通过探究,体验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性质.同时在情感上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数学情感.【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在现实情境中进一步了解线段、射线、直线等简单的平面图形;进一步认识线段、射线、直线的概念.通过操作活动,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等事实,积累操作活动经验.能力目标:让学生经历观察、思考、讨论、操作的过程,培养学生抽象化、符号化的数学思维能力.会用字母表示线段、射线、直线.会用直尺画经过两个已知点的直线.情感目标: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能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建立从数学中欣赏美,用数学创造美的思想观念.【教学重点】本节的教学重点是线段、射线、直线的概念和表示法.【教学难点】射线的表示法以及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实际应用,是本节教学的难点【教学方法】引导发现、尝试指导以及学生的互动合作相结合.【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或图片),三角板,窄木条,两个激光笔灯.学生:直尺,几枚图钉,薄窄木条或硬纸板条.【教学设计】读一读:你知道太阳光是以怎样的方式传播的吗?17世纪法国数学家费马(P.Fermat,1601—1665)提出了一个“光行最短原理”,即“光线由点A到点B的路线,是所有路线中距离最短的路线”.光线可以在各种错综复杂的环境中找到“最短的路线”,所以光在两点之间传播时,是走直线的;当光线被某一物体所阻挡时,这一部分光线就射不过去,相应在障碍物后面便形成了一个“影子”.在太阳光的照射下,房屋、树木或你自身都会在地上出现影子.通过读一读旨在扩大学生的视野,增加知识面,加深对数学家和数学史的认识,培养学生对几何学习的兴趣.一、认识图形,列举识别活动内容和步骤:1、看一看,观察美丽的图片,从数学角度阐述你观察到的与数学有关的事实,尽可能用数学词汇来表达蜡烛铁轨极光图片欣赏构成这两幅美丽图案的是曲线吗?2、想一想,交流小学学过的线段、射线和直线的有关知识.(利用两个激光笔灯演示线段、射线和直线的不同)3、找一找,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可以近似看作线段、射线和直线?(让同学们积极发言,尽量让他们举出尽可能多的例子.)之后教师板书课题《7.2线段、射线和直线》4、连一连,请你把左边对图形的描述和右边相应的图形用线连起来:以A为端点,经过点B的射线连结A,B两点的线段经过A,B两点的直线二、表示图形,认识符号想一想:点是如何表示的?活动内容和步骤:多媒体演示(从实例中抽象出线段、直线、射线)1、如何表示线段呢?(根据线段的特征,学生思考讨论,教师征集各类结果最后适当加以补充引导说明表示方法)2、如何表示直线呢?(根据直线的特征,学生思考讨论,教师征集各类结果最后适当加以补充引导说明表示方法)3、射线又该怎样表示?(根据射线的特征,学生思考讨论,教师征集各类结果最后适当加以补充引导说明表示方法)4、做一做、比一比①用两种方式分别表示图1中的两条直线.图1图2②已知点O、P、Q(如图2),画线段PQ,射线OP,和直线OQ.③请写出图3中尽可能多的线段、直线、射线.④图4中的几何体有多少条棱?请写出这些表示棱的线段.⑶⑷nmOABOABCABDC三、合作探索,明晰性质(四人一组)活动内容和步骤:1、画一画⑴经过一个已知点画直线,可以画多少条?⑵经过两个已知点画直线,可以画多少条?2、做一做如果你想将一根细木条固定在墙上,至少需要用几枚钉子?3、想一想:由此得出什么结论?(小组讨论完成三个问题,通过操作使学生发现直线的一些性质,培养学生动手实验、探索的方法,思考归纳概括出结论:“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或简单说成“两点确定一条直线”.)4、看一看观察建筑工人砌墙时,如何拉参照线?木工师傅锯木板时,怎样用墨盒弹墨线?你能说明理由吗?5、找一找各组试再举一个在日常生活中,能反映“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数学事实的实例?四、梳理概括、升华提高1、在学生小结的基础上整理成表图形名称图形表示法端点个数直线直线AB(BA)或直线m没有射线射线AB一个线段线段AB(BA)或线段a两个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