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隋的创制与唐的鼎盛【单元内容分析】隋唐300多年的历史,即是魏晋南北朝长期分裂后的又一个大一统的时代,也是中国古代社会的鼎盛时期,期间大唐的辉煌更是影响当时的世界。这一阶段的历史特征为:唐继隋统一之后,不仅巩固了大一统局面,还创造出了中国古代历史上辉煌灿烂的大唐气象。隋唐创立的三省六部等制度,“贞观之治”展示的统治者虚怀若谷、开明廉洁的形象,成为后世王朝效法的榜样。积建国八九十年的努力,终于成就了著名的“开元盛世”。大唐王朝以宽容开放的心态平等对待周边各族,吸纳外来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东亚文化圈的核心,名震遐迩。本单元涉及:第13课隋唐政治新格局隋唐的重新大一统的政治局面,促使隋唐的统治者在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在融会南北的各自所长基础上,于制度层面上作出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改革和创设,使这一时期的政治格局呈现出新的气象和特点。其中,“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的创立尤为突出,即是本课的二目。“三省六部制与政事堂”的设置是皇权逐渐增强的产物,“科举制”的实行是我国古代官员选拔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两者都对古代的政治、社会、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第14课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大唐气象的呈现,在于“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本课二目围绕重点进行阐述。“贞观之治”突出唐太宗的宽政安民、居安思危、虚怀若谷、开明廉洁,出现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民族和谐的景象;“开元盛世”体现唐玄宗前期的励精图治和锐意革新,出现政治清平、社会安定、经济高度繁荣的盛况。以贞观之治为基础的唐代终于成就了开元盛世。第15课中外文化交流大唐恢弘气象同时体现其对外文化交流,本课“丝绸之路的全盛”和“东亚文化圈”二目呈现了唐代宽容开放,兼容并蓄的对外政策特色。“丝绸之路的全盛”展现出自西汉张骞出使西域而开通的丝绸之路,在唐臻于全盛的恢宏景象,以及长安作为当时国际大都会的斑斓绚丽的图景。“东亚文化圈”更是突出中国文化对日本、朝鲜的影响,形成以中国本土为地理中心,以中国文化为轴心的儒家文化圈。第16课灿烂的文学艺术大唐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和吸收外来文化的基础上,创造了灿烂的文学艺术,其中,用心爱心专心诗歌、书法和绘画光彩夺目,迈入了我国历史上的黄金时代,并给后人与世界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本课“诗歌”、“书法”、“绘画”三目突出这一特征。通过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等呈现唐诗的辉煌;通过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展现书法的多姿;通过阎立本、吴道子等体现绘画的繁盛。【单元教学目标】1.知道恢宏的大唐气象的基本情景;知道中外文化交流的盛况;理解隋唐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创制的历史地位;理解灿烂文学艺术形成的社会原因;理解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不仅奠定了大唐盛世,而且开创了中国古代社会的鼎盛。观察图像,比较和分析实例的特点与实质;阅读文献,汲取信息和描绘情景;联系前后,探寻制度的延续性、发展性规律;通过实例,论证观点的正确与否;运用史料,撰写历史小论文。2.基本懂得观察图像、文献阅读等是获取历史材料的常用途径和方法,以此获取历史信息和证据价值(三省六部制,书法特色);初步掌握或运用从经济状况、政治形态、文化传统、时代特征的不同视角,分析历史事件的全面性与特殊性(隋唐中央机构的新特点,东亚文化圈的统一性、多样性、交融性,唐代灿烂文学艺术的历史因素);初步掌握或运用在不同场合,以说明论证、质疑辩驳、补充完善等方式,与他人交流学习与探究成果的方式(秦汉以来选官制度的利弊);初步掌握或运用史料撰写小论文的方式,表达思考和探究成果的方法(贞观之治的评价)。3.认识政治制度的创设在历史长河中的作用;理解国力强盛与对外开放及文化灿烂的关系;认同开明盛世的历史价值和世界影响。【单元教学建议】1.教学重点(1)隋唐中古历史鼎盛时期(2)承前启后的政治新格局(3)贞观之治奠基开元盛世(4)中外文化交流名震遐迩(5)文学艺术呈现灿烂辉煌2.内容解析(1)隋唐中古历史鼎盛时期用心爱心专心自秦王朝统一(前221年)至清王朝的衰败(1840年),隋唐(581—907年)正处于中国古代社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