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高频考点聚焦——政治史第八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社会主义第一次尝试:巴黎公社社会主义第一次成功实践:十月革命2、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背景:社会条件:资本主义制度弊端暴露(1825年英国爆发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第一次经济危机)阶级条件:英、法、德工人运动(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爆发了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和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理论条件: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人物:傅立叶、欧文、圣西门)(2)诞生理论研究: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革命实践:共产主义者同盟诞生标志:1948年《共产党宣言》(3)《共产党宣言》的内容《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4)第一次实践:巴黎公社政治:(1)废除旧国家机器,代之以工人阶级自己的国家机器(2)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经济:(1)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2)实行八小时工作制(5)巴黎公社的意义和教训是什么?3、马克思主义成功的实践:十月革命(1)背景客观条件:俄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但依然是个落后的农业国。俄国成为各种矛盾表现得最集中最尖锐的国家。1914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激化了俄国的各种矛盾。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大多数卷入战争,为俄国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主观条件:俄国无产阶级身受资本主义和封建农奴制残余的双重压迫,革命性较强。用心爱心专心有列宁领导的比较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布尔么维克党的正确领导。广大的贫苦农民成为革命的同盟军。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落后性和无产阶级政党的成熟。(2)过程二月革命:1917年,推翻了统治俄国长达三百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封建王朝),出现工兵代表苏维埃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四月提纲》:提出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任务,“全部政权归苏维埃”,争取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权。意义:为革命群众指明了方向。二月革命后人民群众特别关心的是“实现和平,取得面包和土地”,但是俄国继续参加世界大战。出现“七月事件”(导致由和平方式变为暴力革命)。1917年布尔什维克党代表大会在彼得格勒举行,通过了推翻资产阶级夺取国家权力的决议。(武力解决)十月革命的爆发: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接着莫斯科等城市也相继取得成功。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正式宣布临时政府已经被推翻,全国政权归苏维埃。《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其中《和平法令》最能反映人们需要和平的迫切要求。(3)十月革命对俄国和人类社会有哪些重要的意义和影响?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1、民主革命遗留问题:反封建,反帝国主义,统一中国2、新中国建立后采取的措施,奠定的基础:(1)政治基础:完成民主革命任务,巩固政权,取得和平环境全国领土的基本解放;土地改革的完成;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2)经济基础:国家财政经济的根本好转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使国家掌握了社会的经济命脉(有新民主主义性质,又有社会主义性质);合理调整工商业;工矿企业进行民主改革和技术改革(为了改革不合理的生产关系);引导农民互助合作,兴修水利。(3)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我国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提供了法律保证。3、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过程: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一化三改造”这是一个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计划用心爱心专心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任务方针:积极发展,稳步前进农业合作化:原则:自愿互利方法:典型示范,逐步推广道路:由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手工业采取与农业改造同样的步骤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私营工业从低级国家资本主义形式,到高级国家资本主义形式,即公私合营发展的过程,也就是逐步改造生产关系和逐步走向社会主义的过程。1954年,国家开始转入重点发展公私合营企业,1955年底,提出加速资本主义工商业全行业公私合营的计划。(政策:赎买)2、三大改造的积极意义与局限性用心爱心专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