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广播电视消息两篇广播电视消息是运用广播电视媒体迅速及时、简单扼要地报道新闻事实的一类新闻体裁。它力求以最快的速度、最简洁的语言报道新闻事实,同时需要遵循广播电视的传播规律,以便于声音或声像传播、便于用口说耳听的方式方法描述事物。广播电视新闻的语言表达必须遵循广播电视媒体的传播特点和新闻写作的基本原则:1.广播电视新闻写作的内容和语言应明白晓畅,易于接收、接受。2.要让受众听得见、听得懂,要求“入耳”和“入脑”,便于耳听接收。3.广播电视新闻的语言表达要求真实准确,新闻报道对象要确有其事,构成新闻的基本要素、过程细节、引语、资料等都应是准确的。4.广播电视新闻写作中,信息应相对完整。5.要把深刻的思想、复杂的问题等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表达清楚。1.广播电视消息有什么特点?提示:①力求口语化,避免书面化。同是文字形式,但电视新闻稿毕竟不是给人看的,而是要让播音员去说的。既然它的目的是说的,是让人听的,那么它必须直截了当地把内容表达出来。同时,要求语言比较简短,适合播音员配音;其次是应尽量采用口头语言,以适应受众的听觉习惯。这正是电视新闻稿与报纸稿在语言风格上的差异。②用形象说话。在用事实说话的基础上,捕捉能够更容易被受众感知的声音形象或视觉形象材料,通过个别来反映一般。体现事物本质的倾向、观点是从场面和情节中自然流露出来的,使受众在形象中满足对事实认知的需要和情感宣泄的需要。③表达方式多样。可以有恰当的描写、抒情和议论,并大量使用其他的符号手段,如音乐、音响、特效等。可以用对播、交谈、问答或嘉宾、听众参与的方式播出,表现手段和播出方式比消息丰富多彩。④表现功能多样。专题不仅具有提供详尽事实的反映功能,而且具有提示事物来龙去脉及其实质的解释功能、分析功能。随着社会的日益复杂化,后两种功能越来越受到广播媒介和听众的重视,于是近些年来陆续出现了一些专门播出解释性或分析性专稿的节目或专栏。2.《WTO第四次部长级会议审议通过中国加入WTO》写法和风格上有什么特点?提示:①突出事件的重要性,简明扼要。②画面感强,选择那些能表现新闻要素的画面,给观众以视觉上的了解。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③解说词简捷、概括,与画面对应,具有跳跃性特点。④与画面互相渲染,极好地表现了我国入世的喜庆气氛及重大意义。3.《打工仔成为国家计委座上宾》这则广播消息采用了怎样的结构?提示:本文是按照刘兴发向国家计委写了一篇建议书,然后被国家计委邀请参加座谈会的事情发展顺序来安排材料的,这是纵式结构。纵式结构是指按新闻事实发生、发展时间顺序组合和编排材料的一种结构形式。适用于报道中心事件、中心故事、中心人物的事实,如有些新闻小故事、事件通讯等。这种结构一目了然的地方,即是将新闻事实的发生、发展的时间顺序,直接作为广播新闻节目的主要线索。广播新闻的结构,力求脉络单纯清晰、层次井然有序。广播新闻一般以单线结构为基础,讲究顺序而进。叙述事实,顺乎人们的思路,比较容易听得入耳,也利于人们听后面的、想前面的,边听边琢磨,更好地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弄清楚人、事、物之间的关系。一、积累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拮据(jū)侥幸(jiǎo)口头禅(chán)浑身解数(xiè)B.伯仲(zhòng)讣告(pǔ)一溜烟(liù)天遂人愿(suí)C.诰命(hào)处方(chǔ)应声虫(yìng)溘然长逝(hé)D.衍变(yǎn)茎叶(jīng)闷葫芦(mēn)同仇敌忾(kài)2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A.精萃白内瘴各行其事机不可失,失不再来B.欠收爆冷门要言不繁为山九仞,功亏一匮C.喝彩明信片盘根错结鹬蚌相争,渔人得利D.蜇居唱双簧鞭僻入里精诚所至,金石为开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在欧美车市因为政府救市政策而导致9月车市再度受挫之际,中国车市却再显“英雄本色”,主流厂家纷纷再创纪录,车市火暴一发不可收拾。B.在浦东国际机场边检大厅,有这样一位服务标兵,她无论出现在哪里,脸上始终挂着一抹真诚、亲切的微笑,让人难以释怀。1C.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