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名称《纸船》学科初中语文授课班级授课时数一设计者所属学校本节(课)教学内容分析本篇课文选自七年级(下)第四单元的第4篇课文(自读课文),本单元所选的四首诗都是现代诗歌中的名家名篇。泰戈尔的《纸船》用大胆丰富的想像描绘儿童的童真雅趣。依据标准1、对于第四学段的学生,阅读是学生再学习的基础,是基本的工具,这种基本工具的掌握,对学生的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2、根据第四阶段的学习目标和学生年龄、身心、思维的特点,《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生应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本节(课)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诵读诗歌,领会诗歌的主旨。2、体会本文大胆丰富的想像。3、体会诗中限制、修饰性词语的表达作用。过程和方法:1、引导学生从网络、图书馆搜集有关资料。2、课外自读、课内自学与课堂检测相结合。3、在比较阅读中,培养学生阅读诗歌的兴趣,提高欣赏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能设身处地都体验和理解作品中所表达的童真雅趣。2、培养阅读、朗诵诗歌的兴趣。学习者特征分析一般特征:1、本课所面对的教学对象是14-15岁的青少年,他们还处于思维活跃的阶段,对语文学习有一定的兴趣。2、本班学生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学法指导,已经基本掌握查找资料、预习课文、参与讨论等基本的学习方法,并能在教师的帮助下进行合作交流,思考探讨问题。3、本班学生在语言表达能力方面还有待加强,大多数学生还不善于运用形象生动地语言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初始能力:第四学段的学生处于一个分化阶段,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有限。有一些学生无法做到长时间地认真听讲,对要学习的课文内容无法保持兴趣。信息素养:1、本班学生已具有一定信息技术能力,能够初步借助网络等途径进行学习。2、在阅读方面,学生课外阅读较多,有部分学生课外学习途径较多。知识点学习目标描述知识点编号学习目标具体描述语句414.1知道1、词语识记2、初步了解诗歌内容414.2领会理解生动形象的词语表达效果414.3运用进行比较阅读414.4分析能结合诗意谈谈对“梦”的理解。414.5综合仿写一首小诗,把梦想写下来。414.6评价变阅读课文为经历生活、自我情感流露的过程教学重点和难点项目内容解决措施教学重点理解体会以大胆丰富的想像描绘儿童内心世界的特点课外自读、课内自学与课堂检测相结合。教学难点如何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象或梦想学生思考、作答后教师引导并作适当点拨,难点的突破自然是水到渠成了。教学环境设计1.教学媒体(资源):电脑、课件、图片、文本等。学生在课堂上一起交流自己搜集的有关的知识及自己的体验,积极参与进来,并通过观看视频、图片等资料,激发自己兴趣。教师根据学生的需求兴趣,运用多媒体信息给学生直观的形象感受,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并注重学生引导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鼓励他们自主选择阅读方法,提高学生与文本的亲和力,培养感悟和运用语言的能力。2.其它:执教《纸船》这一课时,充分利用教学情境的创设,在教师的引导下,在多媒体的教育技术辅助下,实行师生、生生,学生与文本的零距离对话,使学生真切理会诗人所要表达的童真雅趣,变阅读课文为经历生活、自我情感流露的过程。教学媒体(资源)选择知识点编号学习目标媒体类型媒体内容要点教学作用使用方式所得结论占用时间媒体来源414.1识记课件作者、作品简介DG看图识记,加深印象2网络下载自制414.2了解课件文本朗读、识记BC听范读,感受意境4网络下载自制414.3理解课件文本设疑、理解FA激发思维18自制414.5感受体验课件文本设疑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