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散文最重要的特点是形散神不散。通过学习本文,让学生明白散文的写法,理清文章的线索,理解文章的内容,理解作者强烈的爱国感情。过程与方法先整体感知,然后品析,最好拓展延伸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篇回忆散文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怀念,赞扬了他正值热诚、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作者追诉了自己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文中洋溢着强烈的爱国注意感情。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2、体会其他事件与中心的关系。体会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教学方法朗读法、品析法教学用具多媒体设备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内容设计与反思板书设计:。。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引入新课同学们,我们已学过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散文,从中了解到三味书屋中的老先生虽然施行的是封建书塾教育,但思想还算开明,因此,鲁迅对他“很恭敬”。虽是“很恭敬”,但并不是很有感情。藤野先生是鲁迅在日本仙台学医时的一位日本医专的教授,他是一位怎样的老师呢?鲁迅对他的感情又是如何的呢?让我们来一起学习鲁迅的这篇散文《藤野先生》弄个明白。介绍写作背景。二、简介作者留学目的:三、理清全文结构层次、整体把握课文。提示:根据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将全文分成三个部分。明确:从结构表中可知全文是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叙事线索的,这是全文的一条明线。那全文的暗线是什么呢?暗线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四、分析讲解直接写藤野先生的文字:1.学生浏览6—10段,找出有关描写人物外貌、语言等方面的语句。明确这些语句体现了人物什么特点。(投影显示如下)(1)外貌描写的句子符合人物身份(2)动作体现人物特点(3)说话声调治学严谨(4)介绍解剖学历史(5)忘带领结,穿旧外套生活俭朴2.学生默读11—23段,要求学生给每件事情拟一个小标题。明确每件事情分别体现了藤野先生什么思想品质。(1)添改讲义提问:“我”很吃了一惊的原因是什么?“我”为何感到“不安”?(3)关心解剖实习由“很担心”到“总算放心了”,从中我们了解到藤野先生对鲁迅真诚的关心,为人是多么热情诚恳。(4)了解女人裹脚提问:学了6—23段文字,我们懂得了学写类似作文要注意哪几点?投影显示如下:明确:①学会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②叙事应该有详略③上下文注意过渡④叙事时要注意刻画人物的神态五、小结六、布置作业1、练习1、22、《优化设计》1、2第二课时一、复习第一节课的内容。二、继续讲解课文1、请一个学生朗读32—35段,要求学生找出师生惜别时两人的神情言行的语句,并仔细揣摩,体会出师生间的真挚情感。“他的脸色仿佛有些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凄然”、“说了一个慰安他的谎话”、“叹息”、赠照片、题字、“叮嘱”寄照片和写信。2、齐读36—38段,明确这一部分主要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感激和怀念之情。思考下列问题:鲁迅后来给藤野先生寄过照片了吗?写过信了吗?他把老师忘了吗?鲁迅时时记起藤野先生,怀念他,感激他,赞美他,鲁迅对先生的怀念之情具体表现在哪里呢?①珍藏讲义②悬挂照片③多写文章3、以上是有关直接写藤野先生的文字。余下的内容没有直接写藤野先生,这些事情与藤野先生有何联系?作者是用什么中心意思来统摄全文的?这也就是全文的一条暗线。三、小结(投影显示如下):1.把握全文的结构层次。2.明确本文的叙事线索。3.了解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4.掌握本文通过典型事例突出人物思想品质的写法。四、作文片段练习:通过写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提示:先确定写谁,然后确定要表现人物什么思想品质,最后围绕中心选择事例,组织成文。五、布置作业:1、抄写词语(投影显示)2、完成课后练习三3、《优化设计》3、4、5六、教学效果追记课题第二课我的母亲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文意。概括、提炼文中的母亲形象,从文章所写的具体事件中概括出母亲的品性、特点。欣赏文章严与慈交织的春晖美。2.了解胡适及其母亲身上代表的文化意义。过程与方法朗读——解析——谈感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古往今来,有无数文人墨客抒写了他们所感受到的温情似水的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