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一历史上册第二次鸦片战争教案2旧人教版VIP免费

高一历史上册第二次鸦片战争教案2旧人教版_第1页
1/2
高一历史上册第二次鸦片战争教案2旧人教版_第2页
2/2
第二次鸦片战争基础知识目标:英法提出“修约”要求;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英法联军攻占天津和《天津条约》;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和《北京条约》;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辛酉政变;中外反动势力勾结。思想教育目标:1、通过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讲述,使学生认识: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英法两国为扩大第一次鸦片战争侵略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又一次侵华战争,美俄是英法侵略中国的帮手,其实质是鸦片战争的继续。2、通过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影响的讲述,使学生认识:第二次鸦片战争不仅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而且促进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能力培养目标:1、通过对英法发动第二次鸦战的目的分析,引导学生认识其根本原因和实质,从而培养学生观察问题的能力。2、通过引导学生从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和清朝内部政局的变化,思考中外反动“合作”新局面出现的原因,以培养深层次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俄国占我北方大片领土。教学难点: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外反动势力勾结的原因。教学过点:(甲)导入新课根本原因是什么?资产阶级扩大海外殖民地和市场。通过鸦片战争外国侵略者攫取了哪些侵华权益?教师概括:这些侵略者是不会满足的,为了扩大侵略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英法又寻找借口,对中国发动了一场新的侵略战争。因此,这场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史称第二次鸦片战争。(乙)讲授新课一、英法发动侵略战争1.英法提出“修约”要求强调指出侵略者本性决定了其不会满足既得利益。这样,企图借“修约”之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2、二鸦战的爆发1856年月10月,英国借“亚罗号”事件(广东水师拘捕英国亚罗号上下班2名中国水手)、法国马神甫事件(法国天主教神甫马赖非法潜入广西,被依法处死),两国联合出兵,二鸦战爆发。3、英法联军侵占广州明确二鸦片战争经过之前,先应在整体上了解两面三刀个阶段,以把知识系统化。二鸦战小年表第一阶段1856年炮击广州,二鸦片战开始1857年攻占广州1858年英法联军攻占天津,《天津条约》签订第二阶段1859年大沽口之战,中国胜利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北京条约》签订小年表思路概念明确之后,即进行具体事件的重点分析。注意广州沦陷的“六不总督”,与柏贵的降敌,显示了清政府的腐败。用心爱心专心再注意广州占领委员会的成立,更暴露了清政府的腐败。二、《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1、攻占天津和《天津条约》(1)攻占天津不到京城边,皇帝老他不怕,不害怕,则没有实惠来。上次来到白河口,实惠来,这次不妨也到白河口,故技重演提要求,皇帝这回没答应,俄美“调停”作掩护,英法突袭天津城,扬言攻占北京捉皇帝,咸丰老儿学老子,派了阿弟奕诉搞“议和”。如此,俄美英法在1858年,先后强迫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2)《天津条约》:内容见书。十口通商要注意!最北是营口。提问:外国公使进北京有何危害?——便利干涉中国内政2、攻占北京和《北京条约》思考:为什么英法在《天津条约》后并没有结束本次战争?——1857年第一次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冲击,英法是为转移危机,因此卷土重来。(1)攻占北京1860年,英法联军再度攻占天津,进逼北京。咸丰逃避承德,奕诉任议和大臣,议和不成,洗掠圆明园,占我北京城。(2)《北京条约》:内容见书。至此,二鸦战结束,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三、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掌握时间,特别是60年代割占的数目。授之记忆的法门:应是按列记忆。四、辛酉政变和“借师助剿”1、1861年辛酉政变点出外国资本主义与慈禧和奕诉的微妙关系:“外国无异议,如有难,惟奴才是问。”(奕诉语)故而,在外国籍的默许下,政变成功,慈禧掌握了清朝的最高统治权。(1)性质:它是清朝统治阶级内部争夺最高统治权的宫廷政变。(2)影响:中外反动势力走向勾结。2、借师助剿1862年为对付共同敌人,中外勾结。共同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丙)布置作业第18页第一题。用心爱心专心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一历史上册第二次鸦片战争教案2旧人教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