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新中国成立初期国际形势的新格局和国际关系的新特点;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原则和基本特点;新中国与各国外交关系的建立和友好关系的发展;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代表团参加日内瓦会议;中国代表团参加亚非会议。2.能力方面:(1)通过对新中国成立初期国际形势和新中国外交政策特点和基本方针的教学,培养学生通过综合分析把握历史事件之间相互联系的能力。(2)通过对新中国初期外交活动和外交成就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3.态度、价值观方面:(1)通过对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外交成就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新中国在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从根本上改变了旧中国外交的屈辱局面,显示了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和爱好和平的愿望。(2)通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和赞扬,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成为处理与国相互关系的准则,新中国为建立新型、平等、和谐的国际新秩失作出了重大贡献。(3)通过中国代表团参加日内瓦会议、亚非会议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高,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4.学法指导方面:引导学生通过对旧中国外交基本情况的简要回顾,使学生掌握对同一历史现象进行联想和比较的思维方法。重点、难点分析1.重点分析:(1)本节重点是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新中国奉行的外交政策是由新中国的社会主义政权性质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决定的,也与新中国成立初期所面临的国际形势有着密切联系。新中国外交政策的特点充分体现在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活动中。因此,重点掌握这一内容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本节其它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也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2)本节的另一重点是新中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它是我国处理与国之间相互关系、参与国际事务所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为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同时,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确立新型的国际关系作出了重大贡献,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赞扬。深用心爱心专心刻理解这一内容也有利于理解今天的中国外交和观察当今国际事务。2.难点分析:本节难点是亚非会议。学生对亚非会议为什么能在与会国彼此之间存在各种矛盾和分歧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取得巨大成功难以理解。因此,教学中,要围绕中国代表团在会议中所起的关键作用和各国代表团的共同努力,来分析亚非会议成功的原因。课堂教学设计师:新中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历史新的一页。在前面几章的学习中,我们已经从哪些方面了解了新中国成立后的基本情况和伟大成就?请同学们回答。生:(思考并回答)师:(归纳)今天我们转换一个角度,学习新中国的外交。(板书:第十章第一节课题)一、国际环境师: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面临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国际环境呢?(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世界新格局的主要变化和国际关系中最突出的特点)生:(阅读回答)师:(对学生的回答作出简要评价)新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可以归纳为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对新中国的成立,世界人民和进步力量无不欢欣鼓舞。帝国主义和反动势力,特别是美国帝国主义却充满敌意。美国在政治上进行孤立,经济上进行封锁,军事上进行包围和威胁,妄图将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中。新中国就是在这样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下开展自己的外交活动的。为了维护中国的主权和尊严,为了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为了争取一个更好的国际环境,进行国家的经济建设,新中国制定了全新的外交政策。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原则和基本特点是什么呢?(引导学生阅读分析教材中毛泽东代表中央人民政府向全民办发表的公告、《共同纲领》的引文及教材有关内容)生:(学生阅读、分析、回答)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原则,四项基本方针体现了新中国外交的基本特点。那么,新中国制定这样的外交政策的主要依据是什么呢?(引导学生进行讨论)生:(思考、讨论)师:(总结归纳)我们可以从新中国的社会主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