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部分教学活动思路【教学目标】1.知道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并学会使用。2.认识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弹性势能。【教学重点、难点】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一、预习导学1.作用在物体上的外力越大,物体的形变就。2.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符号。3.测量力的仪器叫做,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力的工具是。4.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的能量叫做。二、课堂学习研讨【问题5】力的测量根据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作用在物体上的外力越大,物体的形变也越大。反之,由弹簧的形变大小可以判断出外力的大小(弹簧的伸长与拉力成正比)。根据这一特性我们制成了弹簧测力计。[活动]8.2观察和使用弹簧测力计1.弹簧测力计是根据原理制成的。2.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3.观察你手上的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是N,分度值是N。4.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1)了解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时不能测量超过量程的力。(2)观察弹簧测力计的,了解刻度值的大小。(3)校正零点,将弹簧测力计按测量时所需的位置放好,检查指针是否还在处,若不在,应调零。(4)测量时,要使弹簧测力计的受力方向沿着方向;(5)观察时,视线必须与刻度盘。练习:教材图8-6所示,三种测量力的方法中,哪一种是正确的?其余的错在哪里?【问题6】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能量阅读“生活物理社会”回答下面的问题:[思考]如何使机械发条玩具动起来,你们会玩吗?玩具动起来了,它具有什么能?这个能量是谁提供给它的?发条为什么会提供能量?同学们,你们能举出有关弹性势能的事例吗?[结论]发生的物体具有弹性势能【总结】1、物理学中,把的作用称为力,力可以使物体的;2、叫做弹性形变;3、叫做弹力;4、在弹性限度内,使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外力越,物体的形变越。弹簧测力计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5、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略)6、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所具有的能量,叫做能。(二)典型例题:(1)李华同学使用一只如图a的弹簧测力计测力时,首先观察弹簧测力计得到: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__________,量程是_________。把弹簧测力计的拉环固定在天花板上,用手拉动秤钩如图b,此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___________。(2)在选用弹簧测力计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可用弹簧测力计测任意大小的力B、拿起一张稿纸所用的力也可以用物理实验室里的弹簧测力计测出C、作用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能超过它的量程D、某同学的拉力的大小可以用实验室里的弹簧测力计测出(3)小红同学为了研究弹簧的伸长与它所受拉力的关系,对一根弹簧分别施加大小不同的拉力,得到下表中的一组数据。(1)分析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这根弹簧在拉力不超过N的条件下,它的伸长与它受到的拉力是成的关系。(2)根据这一规律,人们制造了。三、课堂巩固1.提起下列哪一个物体,大约要用1N力的是()A.一桶水B.一只苹果C.一只鸡蛋D.一块橡皮2.使用弹簧测力计前应观察和。使用时先要调节测力计的示数为。测量时要使拉力的方向与弹簧的伸长方向。3.下列物体不具有弹性势能的是()A.钟表内被旋紧的发条B.被压弯的竹竿C.橡皮筋D.被拉弯的弓4.某学生在课外探究“弹簧的长度与外力的变化关系”时,利用图8-1-3所示器材并记录了相应数据,如下表(1)这项研究在实际中的应用是。(2)分析数据,你可得出的结论是。(3)该同学作出了弹簧受力与弹簧伸长长度的关系图,如图8-1-4所示,其中正确的图像是(填序号)5.学校科技活动小组的同学们准备自己动手制作弹簧测力计.他们选了甲、乙两种规格不同的弹簧进行测试,绘出如下所示图像(图8-1-2).图像中只有OA段和OB段是弹性形变.若他们要制作量程较大的弹簧测力计,应选弹簧;若要制作精确程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应选弹簧.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