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教学目的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及历史意义。中国共产党二大的召开及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中国工人运动第一次高潮。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五四运动的初步胜利,为党的创立准备了条件。中国工人运动的发展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使党的成立具备了阶级基础和组织基础。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直接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组织基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中国共产党是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理论和革命风格建立起来的工人阶级政党,她代表了工人阶级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她给中国人民带来希望,使中国革命面貌一新。中共“二大”在正确分析当时中国国情基础上制定了民主革命纲领。党在中国人民面前第一次提出了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指明了争取解放的唯一正确道路。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迅速蓬勃发展起来。在工人运动第一次高潮中,林祥谦等人的威武不屈,表现出无产阶级先锋战士的英雄气概。同时,这次运动也使年轻的中国共产党对国情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对比中国共产党诞生前后中国革命发展情况,得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对中国革命发展的重大意义。培养学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分析认识中国共产党“二大”民主革命纲领是根据当时中国具体国情制定的。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及历史事物本质的能力。通过对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根据问题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中国工人运动的发展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的关系,党成立后中国出现的工运高潮,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认识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态度、价值观方面:通过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的历史条件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历史的必然。通过对中国共产党“一大”有关内容和“二大”有关内容的讲解,使学生体会到我们的党是在一个幅员广大,人口众多,情况复杂,经济文化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诞生的,党要搞好自身建设,要制定一整套适合中国国情的马克思主义路线和方针政策,必然要经过艰难曲折的历程。学法指导方面:引导学生阅读,理解我党“一大”,“二大”的有关材料,最终得出结论,体会认识问题的过程。训练学生学习自我设计问题,解答问题。如何看待“二七惨案”的教训,可归纳为几个层次。重点、难点分析教学要点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1.新文化运动发展到一个新阶段2.问题与主义的论战二、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用心爱心专心1.中共“一大”的召开2.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意义四、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1.中共“二大”召开时的国内外形势2.中共“二大”的主要内容——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3.中共“二大”的历史意义五、工人运动的高潮1.劳动组合书记部的成立2.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3.“二七”惨案及其教训教学重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的历史条件。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重点分析:(1)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条件是重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必然的。诞生的基础在于中国内部正发生的变化。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工运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工运的结合,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为我党的诞生奠定了阶级基础和思想基础,作了干部和组织的准备。加上共产国际的帮助与指导,使条件成熟。(2)中国共产党的“一大”,“二大”有关内容是重点,通过分析这一知识点,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任务,提高学生认识问题的能力。教学难点: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难点分析:“二七惨案”的经验教训是难点。要从敌我力量的对比后的状况引出思考,得出结论:必须联合占中国人口80%以上的农民、几千万人口的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导入新课讲授新课之前,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为什么说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端?”然后,教师总结:1919年的五四运动是在中国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和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影响下发生的。这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内部根据与外部原因。五四运动的领导者是具有初步共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