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检测(七)近现代中国的思想文化(时间:45分钟满分: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有学者认为《海国图志》为以后的变法思潮的勃兴提供了重要的事实依据和思想材料,但他并没有要中国学习西方制度的意思。此观点表明《海国图志》()A.缺少近代化色彩B.未突破传统政治局限C.不够系统和完善D.继承了封建科技思想解析:选B“据材料有学者认为《海国图志》为以后的变法思潮的勃兴提供了重要的”事实依据和思想材料可知《海国图志》并不缺少近代化色彩,故A“项错误;据材料有学……”者认为《海国图志》并没有要中国学习西方制度的意思,可知《海国图志》未突破传统政治局限,故B项正确;C、D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2“”“.王韬《易言跋》:盖万世不变者,孔子之道也。郑观应《危言新编》:庶知所”变者,富强之权术,而非孔孟之常经也。这表明二人()A.否定在中国进行政治体制变革B.排斥西方社会自由平等的民权理论C.与地主阶级顽固派的主张趋同D.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观点根本对立解析:选B王韬与郑观应属于早期维新思想家,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并不反对政治变革,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内容可知王韬与郑观应都主张维护孔子为代表的传统儒家思想,说明排斥西方近代民权民主思想,故B项正确;地主阶级顽固派反对进行一切变革,而王韬与郑观应主张进行政治体制与经济技术的变革,故C项错误;王韬、郑观应作为资产阶级早期维新派,其观点与资产阶级维新派基本一致,故D项错误。3.光绪二年,郭嵩焘率随员在伦敦设立了使馆。他将赴英途中的见闻记入《使西纪程》,盛赞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主张中国应研究、学习。该书寄到总理衙门,遭到满朝文武大臣们的攻击和谩骂,直到他去世,该书仍未能公开发行。该书的遭遇反映了()A.阻碍中国近代化的势力强大B.洋务派主张变革中国的制度C.中国近代外交的发展阻力大D.洋务派未得到统治者的支持解析:选A根据材料不难得知,郭嵩焘主张学习西方的提议遭到了国内封建保守势力的极力反对和攻击,这就说明中国近代化进程阻力强大,故A项正确;B、C、D三项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故排除。4“.杨宁一在《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中提出:1895年甲午战争失败,民族危机迫”“在眉睫。朝野士大夫不得不放弃洋务制器兴国的美梦,开始了更深层次的思考。这次思”“”考的层次变化是()A.从技术到器物B.从制度到思想C.从制度到文化D.从器物到制度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事实的分析能力。根据所学可知,洋务运动引进西方近代军事工业技术,在甲午战争后并没有改变中国落后面貌,之后掀起了戊戌变法,提出了进行政治制度改革,因此应选D项。5.1895“年严复在《辟韩》一文中指出:国者,斯民之公产也。王侯将相者,通国之”公仆隶也。1912年严复又认为自古以来只有强人政治才能统治中国,在《与熊纯如书》“中说道:自吾观之,则今日中国须有秦政、魏武、管仲、商君,及类乎此之政治家,庶几”有济。由此可见()A.严复从提倡民权走向反对民权B.严复的思想主张日趋保守落后C.严复的主张推动了近代中国政治民主化D.严复的主张体现了君主立宪的政治理想解析:选D严复是维新思想家,主张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且材料未提及严复关于民权主张,故A项错误;严复从强调公权到强调强人政治在中国的重要性,不能得出其主张日趋落后,故B项错误;材料未提及严复思想的作用,故C项错误;严复强调国家共有——的民主政治,强人政治则强调实现民主政治需要强人君主的领导,符合君主立宪的政治理想,故D项正确。6.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中国报刊和书籍中,有人把马克思译为马客偲麦喀等,“”把马克思主义称为讲求安民新学等。这表明当时()A.马克思主义占据思想界主流B.向西方学习的发展态势减弱C.国人对马克思主义有所接触D.各种新思想在中国同时存在解析:选C结合所学知识,19世纪末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刚刚传入中国,并未占据主导,故A项错误;题目中只是说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出现,并未说明西学的势力减弱,故B项错误;根据题干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各种翻译和理解可知C项正确;题目中并未提到其他思想并存,故D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