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检测(三十九)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从19世纪到20世纪初英镑一直是占主导地位的国际货币,到20世纪四五十年代美元代替英镑成为国际储备货币。这一变化主要体现了()A.世界市场体系的完善B.世界经济霸主的更替C.经济全球化发展加速D.国际金融制度的优劣解析:选B题中反映的是货币体系,并不是市场体系,故A“项错误;从19世纪到20世纪初英镑一直是占主导地位的国际货币,到20世纪四五十年代,美元代替英镑成为”国际储备货币体现了世界经济的霸主由英国转移到美国,故B项正确;题干主要讲述货币体系的演变,没有涉及经济全球化,故C项错误;题干没有提及国际金融制度的优劣,故D项错误。2.2007年,前英国首相布莱尔竞选世界银行行长,美国总统布什坚持世界银行行长必须是美国人。最终布什提名的美国人佐利克当选为世界银行新行长。这种结果的出现,是因为()A.美国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B.二战后英国实力严重受损C.美国执行霸权主义政策D.世界银行根据认缴资金多少决定投票权的多少解析:选D世界银行行长人选之所以为美国人所垄断,是因为美国认缴的资金最多,因而有更多的投票权,所以应选D项。3.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在战后相当一段时间内,带来了国际贸易空前发展和全球经济越来越相互依存的时代。这是因为布雷顿森林体系()A.消除了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B.推动了战后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C.建立了永久性的国际经济组织D.反映了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解析:选BA“”“”“项消除了说法绝对,故排除;据材料中国际贸易空前发展全球经”济越来越相互依存可知,布雷顿森林体系推动了战后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故B项正确;C项与史实不符,故排除;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与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无关,故D项错误。4“”.著名经济学家特里芬讲过一个媳妇煮粥的故事:从前有个媳妇,贤淑能干。后来婆婆让她主持家务,负责给全家人煮粥。由于每年打的粮食很有限,然而这一家却年年添丁进口,为了让全家人都吃饱,媳妇只好不断往锅里加水,结果是粥越来越稀。最后,婆婆怀疑媳妇把米偷着背回了娘家,一气之下,将她赶出了家门。结合所学判断这个故事最有可能指的是()A.大国沙文主义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C.布雷顿森林体系D.经济全球化趋势解析:选C大国沙文主义指政治上的专制,与题意不符,故A项错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特征是国家干预经济,不符合题意,故B项错误;二战后为稳定世界经济秩序,——“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金融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实行国际汇率稳定,美元”与黄金相挂钩,各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相挂钩。20世纪70年代随着美国霸权地位的动摇、“”经济危机的冲击的原因,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与题目中的一人操纵、粮食有限相符,故C“”项正确;经济全球化趋势不会出现一人操纵、粮食有限的局面,故D项错误。5.1933~1934年在任的美国国务卿考德尔·“霍尔就当时的国际贸易状况谈道:无拘无束的自由贸易对应着和平时代;而高关税、贸易壁垒和不平等的经济竞争,则对应着战”争。战后国际社会在吸取这一教训的基础上成立了()A.亚太经合组织B.关贸总协定C.布雷顿森林体系D.世界银行解析:选B1933~1934年,由于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矛盾激化,国际局势动荡不安。美国国务卿考德尔·霍尔建议通过创造更自由的贸易流通体系,消除国际贸易中的不平等现象,就可以规避战争风险,故选B项。6.1956年前后,日本加入了关贸总协定、联合国等国际组织,这对日本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是()A.使日本走上了外向型经济的道路B.使日本成为政治、经济大国C.恢复了正常的国际贸易环境D.使日本摆脱了经济瘫痪状态解析:选C日本一直是外向型经济,故A项说法错误;日本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地位是在20世纪80年代,B项排除;战后日本通过一系列改革及制定促进经济发展的措施,使日本经济迅速崛起,已解决了D项中的问题,D项排除;日本加入关贸总协定和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为日本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国际贸易环境,C项符合题意。二、非选择题(共20分)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