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检测(十六)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2018·石家庄模拟)下表是1931年9月18日后中国军民反对日本侵略的部分历史事件,这表明()抗日武装部分历史事件东北军爱国官兵江桥抗战(1931.11);双城阻击战(1932.1);热河抗战(1933.2)东北抗日义勇军消灭日军古贺骑兵团战斗(1932.1)进攻沈阳东塔机场战斗(1932.8)攻克安达县城(1932.10)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武装第一军独立师攻占柳河县三源浦(1933.11)第二军独立师联合义勇军攻打安图县城(1934.8)第三军联合义勇军攻克方正县城(1935.3)关内地区的抗日活动十九路军的淞沪抗战(1932.1~3);察哈尔抗战(1933.5);绥远抗战(1936.11~12)A.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B.东北地区是中国抗战的主战场C.东北抗战是全民族抗日先锋D.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相互配合解析:选C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于1937年七七事变后,不符合时间限制,故A项错误;由材料不能推断出东北地区在当时全国抗战中的地位,故B项错误;从时间上看,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抗战已经开始反抗日本侵略者,是全民族抗日先锋,故C项正确;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形成是在1937年国共合作实现之后,不符合时间限制,故D项错误。2.如图中蒋介石的言论反映出国民政府()1937年2“”月,蒋介石制订《本年政策》,提出妥协内外各方,专力对倭,同时更前“”“”所未有地提出开放党禁开放政党政治等内容。,1937年12月12“日蒋介石日记云:与”共党代表谈组织事,此时对共党应放宽,使之尽其所能也。A.竭力维护全民族抗战局面B.与中国共产党争夺抗战领导权C.力图削弱中共的政治实力D.联合中国共产党力量共同抗日解析:选D1937年2月尚未形成全民族抗战的局面,故A“项错误;根据开放政党政”“”治与共党代表谈组织事等信息可知是在探讨国共合作事宜,并非争夺抗战领导权,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国民政府与中国共产党合作的意图,并非削弱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实力,故C“”“”项错误;根据妥协内外各方,专力对倭与共党代表谈组织事等信息可知国民政府希望联合中国共产党力量共同抗日,故D项正确。3.(2018·长郡中学月考)“九一八事变之后,《再生杂志》《复兴月刊》等一些以民”族复兴为宗旨的刊物相继创刊,以探讨民族复兴为主要内容的书籍相继出版,知识界就“”中华民族复兴的有关问题纷纷发表文章,各抒己见。这揭示出中国近代民族复兴意识()A.主要出现在近代出版界和知识界B.在社会不同领域存在严重分歧C.因民族危机加深而成为社会思潮D.推动了民族复兴实践的新发展解析:选C材料反映出近代中国出版界和知识界出现民族复兴意识,但不能推断主要出现在这些领域,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出社会不同领域探讨中华民族复兴的有关问题,但没有体现出分歧,故B项错误;九一八事变后,民族危机的加深促使社会不同领域“”探讨中华民族复兴的有关问题,从而成为社会思潮,故C项正确;材料中社会不同领域“”探讨中华民族复兴的有关问题,但没有体现出付诸实践,故D项错误。4.这次战事(役)结束后,南线国民党军队主力全部被歼,南京、上海及武汉已面临严“重威胁。纽约《先驱论坛报》感叹:中国打完了最大规模的一场战争,南京国民政府遭到”的悲剧,显示出一个时代的结束。材料反映的是()A.渡江战役B.淞沪会战C.徐州会战D.淮海战役解析:选D“材料中南线国民党军队主力全部被歼,南京、上海及武汉已面临严重威”“”胁南京国民政府遭到的悲剧,显示出一个时代的结束表明是以徐州为中心的淮海战役基本解放长江以北地区,为解放长江以南地区、推翻南京国民政府奠定基础,故D项正确。渡江战役解放了南京与材料中南京面临严重威胁相矛盾,故A项错误;淞沪会战是抗日战争中的一次战役,故B项错误;徐州会战同样也是抗日战争中的四次会战之一,与材料信息不符,故C项错误。5.苏珊娜·“……佩栢指出:美国在二次大战后的中国很少有选择的余地。国民党领袖们的判断是正确的,不管他们对美国来说是多么讨厌,美国除了支持他们之外别无选”择。此时美国的对华政策持上述立场,主要是由于()A.美苏两极格局已然形成B.蒋介石坚持独裁和内战C.中国国际地位有所提高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