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强化练66理清种群的数量特征及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1.(2019·本溪模拟)如图表示种群的各个特征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为出生率和死亡率,乙为迁入率和迁出率B.丙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C.丁为年龄组成,每种类型包括老年、中年和幼年三个年龄期D.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有标志重捕法和取样器取样法2.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增加迁入率降低迁出率可增加本种群的K值B.调查种群密度可以用于监测和预报农林害虫C.研究年龄组成能预测种群数量未来发展趋势D.破坏害虫正常的性别比例可使种群密度降低3.(2020·陕西宝鸡质检)下列关于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叙述,正确的是()A.依据种群年龄组成可预测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关系B.当种群数量为K/2时,种群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C.比较三种年龄组成类型的种群,稳定型的出生率最高D.出生率和死亡率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4.某农场面积约140hm2,农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鼠大量繁殖吸引鹰前来捕食。某研究小组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了100只,标记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了280只,发现其中有2只带有标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鹰的迁入率增加会影响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B.该农场黑线姬鼠种群密度约为100只/hm2C.黑线姬鼠种群数量下降说明该农场群落的丰富度下降D.植物→鼠→鹰这条食物链中,第三营养级含能量最少5.(2019·南师大附中联考)如图为种群特征的概念图,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c表示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B.b表示年龄组成,年龄组成为增长型的种群,种群数量一定会越来越大C.若种群的增长为“S”型曲线,则在种群数量达到K值前,种群的年龄组成一直是增长型D.除了图中所示特征外,种群还具有空间特征6.(2019·重庆江津中学、合川中学等七校诊断)下表表示某地甲、乙两个种群数量变化关系。据表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年份一二三四五六七甲种群数量/乙种群数量1.31.351.10.950.650.330A.甲、乙两种群均为“S”型增长,增长速率均受本身密度制约B.甲、乙两种群为捕食关系,其中乙为捕食者,甲为被捕食者C.甲、乙两种群为竞争关系,第四年开始乙种群占优势,且甲种群逐步被淘汰D.甲、乙两种群可分别代表草原中的兔子和牛,二者是此消彼长的竞争关系7.(2019·甘肃西北师大附中高三诊断)研究人员调查了生态果园及对照果园中某些害虫及害虫天敌的密度,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昆虫种类害虫害虫天敌蚜虫(头/枝)螨(头/枝)小花蝽(头/枝)瓢虫(头/枝)盲蝽(头/枝)生态果园39.30.340.470.290.33对照果园79.12.580.150.160.02A.调查果园中蚜虫的种群密度可采用样方法B.生态果园流入害虫及其天敌的总能量比对照果园少C.蚜虫的总能量最多只有瓢虫总能量的10倍D.害虫与害虫天敌之间的数量变化是负反馈调节的结果8.下列关于样方法调查结论的处理措施,正确的是()A.多次取样,取其平均值B.随机选一个样方,其密度就是整个种群的密度C.取样方计算时,选生物密度大的区域更科学D.得出的结论与其他同学不一致则舍弃9.下图表示种群特征之间的关系,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依次为年龄组成、出生率和死亡率及迁入率和迁出率、种群数量、性别比例B.种群密度完全能反映③的变化趋势C.研究城市人口的变化,迁入率和迁出率是不可忽视的D.种群数量还受自然气候等因素的影响10.蚜虫是农作物常见的害虫,七星瓢虫是蚜虫的天敌,下图表示某农田生态系统中蚜虫和七星瓢虫种群数量的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6月14日以后物种丰富度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B.甲、乙种群分别表示蚜虫、七星瓢虫C.蚜虫的数量受七星瓢虫数量的影响D.7月13日~26日,蚜虫的年龄组成为稳定型11.某研究机构对我国北方草原上的布氏田鼠进行了调查。调查样方总面积为2hm2(1hm2=10000m2)。在调查区内,放置100个捕鼠笼,在一夜间对布氏田鼠进行初捕,将捕获的鼠经标记后在原地释放。3日后,在同一地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进行重捕,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项目捕获数(只)标记数(只)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