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语言文学运用专题十五精准掌握语言得体的核心要求1.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A.令爱能在上次的省青少年民歌大奖赛中获得一等奖,全是您悉心指导的结果,我们全家都很感谢您。B.日前丢失身份证,蒙您及时送回,感激不尽。明天我将于百忙中专程前来致谢,请在家等候。C.汤杰感谢朋友大兵说:“敝帚自珍,这个小礼物你还是拿回去吧。”D.奉上拙著一本。鄙人才疏学浅,书中谬误难免,敬请斧正。答案D解析A项“令爱”指对方的女儿,而语境中指的是自己的女儿。B项“于百忙中专程前来”只能用于对方,表尊敬。C项“敝帚自珍”是谦辞,不能用于别人。2.下列各句中,表达不得体的一句是()A.成人了就要学会独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处理好,不要事事都劳烦我。B.先生虽然未能亲自玉成此事,但也付出很多心血,我甚是感激。C.我很纳闷,斗胆问一句,不知您是在哪儿听说这件荒唐事情的?D.小弟愚钝,百思不得其解,不知兄台对此事有何见教?答案A解析A项“劳烦”是敬辞,用于拜托或答谢别人代自己做事。B项“玉成”是敬辞,成全,促成。C项“斗胆”是谦辞,形容大胆。D项“见教”是敬辞。3.下列各句中,表达不得体的一句是()A.这次校庆承蒙贵集团慷慨解囊,热情鼎力相助,取得圆满成功。他日有托,本人定当投桃报李,全力相助。B.这本古籍是我的恩师惠赠给我的,我现在把它敬赠给你,希望你能有所得。C.小王同学站起来说:“陈教授刚才那番话是抛砖引玉,我下面将要讲的只能算是狗尾续貂。”D.我们家家教很严,家父常常告诫我们,到社会上要清清白白做人。答案C解析“抛砖引玉”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常用作谦辞,只能对己,句中却把它用在“陈教授”身上,犯了“谦辞敬用”的错误。4.(2014·江苏)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A.涂鸦之作,不足当先生一哂,如蒙赐正,小子不胜感激!B.欣闻敝校百年校庆,本人忝为校友,因事不能躬临为歉!C.吉日良辰,花好月圆,恭祝一对璧人并蒂同心、白首偕老!D.家母古稀之庆,承蒙各位亲友光临,略备薄酒,敬答厚意!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B项中,“敝”是称呼自己的谦辞,“敝校”意为“我们学校”,色彩上是谦辞,但因为交际对象是校方,所以在本句中运用不当,可以改为“母校”。“躬”意为“亲自”,“躬临”是敬辞,不能用于自己,“不能躬临”可以改为“不能参加”。问题直击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是当代社会的主旋律之一。在此背景下,2017年全国卷考查了最能体现中华民族重视礼仪、用语得体的语言得体考点。经过一轮复习,考生能掌握住语言得体的要求,积累一些文明礼貌用语,可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雅字雅词丰富,随着考查的深入,这方面的积累储备略显不足。得体最重要的平台就是交际情境,而交际情境涉及对象、场合、目的、方式和用语等诸多因素,考生有时对交际情境的复杂因素理解不够全面。问题的解决,还有赖于平时积累和实践,尤其是做题训练。得体,是指能够使用语言,符合语境和语体的要求。具体说来,就是语言表达要符合具体的情境、对象、语体,要求分清场合、不同时间、不同对象、不同目的,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一、用语要看对象说话写文章,首先要看对象,即考虑谁是听话者、阅读者,要充分考虑对象的特征,诸如性别、年龄、职业、身份、文化、性格、气质、爱好,甚至禁忌等等。说话写文章要看对象,还要注意尊称、谦称和习惯用语。一些传统而现在仍在用的文明习惯语也应记住。1.下列是给一位老人的生日祝辞,其中运用得体的一句是()A.室有芝兰春自韵,人如松柏岁常新。B.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D.出入扶持须谨慎,朝夕伺候莫厌烦。答案A解析B项适用于新生事物,用在老人身上极不得体。C项指生命逝去后的意义,更不适合老人庆生。D项用于老人的子女。2.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A.新居落成,我明天搬迁,为答谢您的祝贺,特于府上备下薄酒,恭请光临。B.毕业之后,学生垂念师恩。值此春节到来之际,谨祝恩师节日快乐,万事如意!C.家严大人今年高寿?多年不见,甚为牵挂,过两天我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