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教案形容词【篇一:大班语言(上)】学期计划一、语言领域教育活动教育目标1.乐意与教师、同伴或他人交谈,说话大方、自然、有礼貌。2.能分辨不同的声音,能专心倾听他人说话,理解说话内容。3.在集体面前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做法。4.能用连贯完整的语言讲述图片和生活中的乐趣。5.喜爱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会读诗歌,会讲故事,并能尝试创编。6.对图画和书籍感兴趣,乐意阅读。7.对周围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文字符号感兴趣,并理解其含义。8.听懂并学会说普通话,养成用普通话与人交往的习惯。二、学情分析1、我班有十一名幼儿,其中男生七名,女生四名。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与幼儿的交往及和家长交谈了解到我班幼儿有以下特点:2、大部分幼儿聪明伶俐、举止大方,活泼好动,习惯良好。3、多数幼儿都坚持几分钟认真听老师讲课。也有几名幼儿非常爱动,如,李鸿运、刘宗延、史鸿琪三名幼儿很难听完老师讲完一句完整的话。4、如今的孩子都是家长的掌上明珠,这就使一些幼儿显得非常娇气自己做错事也不许别人说个不字,这就给幼儿教育增加了难度。5、大部分幼儿都爱吃零食。三、提高质量的具体措施1、深入了解幼儿,做到因人适教因材施教。2、加强学习,多读与幼儿有关的书籍,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3、多与我的同行进行交流,学习他人经验,取人之长补己之短。4、与幼儿多接触,和幼儿建立亲密友好的关系。四、学前大班语言进度学计划五、课时安排第一课时活动名称:高高兴兴上学前班活动目标:1.理解儿歌内容,喜欢朗诵儿歌。2.培养幼儿热爱学前,热爱老师和伙伴的情感。活动准备:《语言》上p.1。活动过程一、谈话——引导幼儿说说来到学前班认识了谁,最喜欢玩的是什么游戏。二、朗诵儿歌——教师按照儿歌的韵律拍手,有节奏的朗诵儿歌,使幼儿体会儿歌的韵律感,引起朗诵的兴趣。————幼儿阅读画册《高高兴兴上学前班》,说说画册的内容。教师带领幼儿一边拍手一边朗诵儿歌。第二课时活动名称:猴子捞月亮活动目标:1.听懂故事内容,喜欢听故事。2.知道水中月亮和天上月亮的区别活动准备:1.小圆镜若干,几盆水。2.教学挂图《猴子捞月亮》,故事录音带。3.《语言》上p.2~3活动过程一、初步感知故事——引导幼儿观看教学挂图,说说教学挂图上都有谁,它们在干什么。二、听故事————教师有表情的讲述故事,幼儿倾听。故事名字叫什么?——月亮掉在井里,猴子们是用什么方法打捞的?捞到月亮没有?为什么?——井中的月亮是怎样有的?——幼儿阅读画册《猴子捞月亮》,听故事录音,再次完整的听故事。三、玩照镜子游戏——幼儿每人一面小圆镜,每组一盆水,到室外玩照镜子游戏,让幼儿把镜子反射的光亮照在水里,体验小猴捞月的过程,通过游戏让幼儿理解天上月亮和水中月亮的关系。第三课时【篇二:大班语言教案】一望二三里(诗歌)活动目标:1.初步学习朗诵古诗《一望二三里》,理解诗歌的意境,体验数字诗的趣味。2.用拍手、敲击节拍的方法感受古诗的音律之美。3.增进对中国古代诗歌的热爱。活动准备:1—.一十的数字卡片。2.幼儿用书。3.可敲击出柔和声音的木筷、积木。活动过程:一、教师创设情景,激发幼儿学习古诗的愿望。1—.出示一十数字卡片,引导幼儿认读。2.你们听过用过数字做的诗吗?3.我知道一首这样的古诗,我们一起来听听。二、引导幼儿欣赏古诗。1.第一遍朗诵听时,运用手势、速度缓慢地进行。当说到数字时,手指点相应的字。2.让我们再欣赏一遍。三、出示幼儿用书画面,帮助幼儿理解古诗画面的意境。1.鼓励幼儿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2.你们发现了什么问题?说给大家听。3.引导幼儿共同寻找答案。4.借助幼儿用书画面以及动作、语言,逐句帮助幼儿理解古诗。重“”“”点让幼儿理解望、烟村等词义。5.讨论:这首诗听起来有什么感觉?四、借助动作引领幼儿学念古诗。五、用多种游戏方式帮助幼儿朗诵诗歌,体会古诗的韵律之美。幼儿跟着教师拍着节拍念古诗。教师念前半句,幼儿念后半句。可以互换着念。幼儿自己选择筷子、积木等物敲击节拍,边念边为古诗伴奏。六、活动反思:七彩梦(故事)活动目标:1、鼓励幼儿针对画面畅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