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大寒节气注意事项VIP免费

大寒节气注意事项_第1页
1/9
大寒节气注意事项_第2页
2/9
大寒节气注意事项_第3页
3/9
大寒节气注意事项【篇一:2016大寒节气如何养生】2016大寒节气如何养生1、防鼻寒:“”晨起冷水搓鼻。天冷后凉燥更明显,鼻炎成了许多人的大麻烦。“此时不妨以寒制寒!”每天早上或者外出之前用冷水搓搓自己的鼻翼。每天早晚用冷水洗鼻有利于增强鼻黏膜的免疫力,是防治鼻炎的不错办法。用冷水洗鼻子时,顺便揉搓鼻翼可改善鼻黏膜的血液循环,有助缓解鼻塞、打喷嚏等过敏性鼻炎症状。2、防肺寒:喝热粥散寒。流鼻涕、咳嗽、头痛??风寒感冒是冬日最常见的毛病。症状较轻的,可以选用一些辛温解表、宣肺散寒的食材,清代《惠直“堂经验方》中的神仙粥就不错。有歌云:一把糯米煮成汤,七根葱”白七片姜,熬熟兑入半杯醋,伤风感冒保安康。温服后上床盖被,微热而出小汗。每日早、晚各1次,连服2天。3、防颈寒:“”戴围巾穿立领装。冬天是颈椎病高发的季节。颈部是人体的要塞,不但充满血管,还有很多重要的穴位,比如大椎穴、风池穴,以及延伸到肩部的肩井穴。穿立领装是个好办法,不但能挡住寒风,给脖子保暖,还能避免头颈部血管因受寒而收缩,对预防高血压病、心血管病、失眠等都有一定的好处。另外,一条得体的围巾、丝巾或者披肩,也能帮助保暖。4、防腰寒:双手搓腰暖肾阳。双手搓腰有助于疏通带脉、强壮腰脊和固精益肾。“”腰部为带脉(环绕腰部的经脉)所行之所,特别是脊椎两旁的后腰是肾脏所在位置。肾喜温恶寒,常按摩能温煦肾阳、畅达气血。具体的做法是:两手对搓发热后,紧按腰眼处,稍停片刻,然后用力向下搓到尾椎骨(长强穴)。每次做50—100遍,每天早晚各做一次。5、防脚寒:常做足浴。足浴跟热水洗脚不一样。足浴要注意三点。第一是温度,水温最好40℃左右,水淹没踝关节处。第二是时间,每次浸泡20—30分钟,不时添加热水保持水温,泡后皮肤呈微红色为好。第三是按摩,泡足后擦干用手按摩足趾和脚掌心2—3分钟。最后要注意的是,以上三点做完之后最好在半小时内就寝,保证足浴效果。另外,足浴不宜在饭后立即进行,糖尿病人浸泡水温不宜太高。凡烧伤、脓疱疮、水痘、麻疹、足部皮肤皲裂者及足部外伤者均不宜足浴。足浴后立即擦干双脚,注意足部保暖。足浴过程中如出现神志模糊、面色苍白、出冷汗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并及时就诊。大寒节气养生冬三月是生机潜伏、万物蛰藏的时令,此时人体的阴阳消长代谢也处于相当缓慢的时候,所以此时应该早睡晚起,凡事不要过度操劳,要使神志深藏于内,避免急躁发怒。饮食在北方,大寒天气虽寒冷,但因已近春天,人们便开始忙着除旧饰——新,腌制年肴,准备年货,迎接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春节。其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腊八,即阴历十二月初八。在这一天,人们用五谷杂粮加上花生、栗子、红枣、莲子等熬成一锅香甜美味的腊“八粥,是人们过年中不可或缺的一道主食。在南方,旧时有大寒大”寒,防风御寒,早喝人参、黄芪酒,晚服杞菊地黄丸的说法。广东佛山民间有大寒节瓦锅蒸煮糯米饭的习俗,糯米味甘,性温,比普通大米含糖份高,食之具有御寒滋补功效。而富贵人家在大寒饮食上的讲究更加细致。因大寒与立春相交接,所以大寒进补的食物量逐渐减少,多添加些具有升散性质的食物,以适应将来春天万物的升发。节气小炒:糖醋胡萝卜丝糖醋胡萝卜丝配料:胡萝卜半斤,姜、糖、醋、盐、味精、植物油适量。做法:胡萝卜洗净切丝,生姜切丝备用。炒锅烧热放油(热锅凉油)随即下姜丝,煸炒出香味倒入胡萝卜丝,煸炒2分钟后,放醋、糖、继续煸炒至八成熟,加入盐至菜熟后入味精调味,盛盘即可。功效:下气补中,利胸膈,调肠胃,安五脏。起居顺应冬季闭藏的特性,做到早睡晚起。早睡是为了养人体的阳气,宜21“点前入睡。大寒时节,除了防寒之外,还须防风。俗话说,寒”从脚起,冷从腿来,人的腿脚一冷,全身皆冷。因此,入睡前以老艾泡脚,利用艾温通经络祛寒除湿的功效,改善腿脚冷的疾患,改善睡眠质量,特别是那些久坐办公缺乏运动的人,在睡觉之前,更需泡脚。在运动方面,大寒时节的运动可进行散步、太极拳、站桩等。大寒一过,新的一年即将到来,新的节气又将周而复始。只要掌握好正确的、对应节气特点的养生方式,就能拥有健...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大寒节气注意事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