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要注意什么【篇一:24节气如何保养篇(大寒)】24节气如何养生(大寒)顺应24节气变化的规律和特点,调节人体、防病健身,可以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起居养生饮食由于大寒是一年中的最后一个节气,与立春相交接,所以在饮食上与小寒也略有不同。杭州市中医院中内科的何迎春博士说,首先,冬三月的进补量应逐渐减少,以顺应季节的变化。其次,在进补中应适当增添一些具有升散性质的食物为适应春天升发特性做准备。专家建议:“何迎春介绍说,中医认为,最寒冷的季节是阴邪最盛之时,人们要特别注意从日常饮食中多摄取一些温热食物,以此抗寒、保养阳”气。常见的热性食物有鳟鱼、辣椒、肉桂、花椒等;温性食物有糯米、高粱、刀豆、荠菜、芦笋、生姜、葱、大蒜、大枣、桂圆、荔枝、木瓜、樱桃、杏仁、羊肉、狗肉、鸡肉、鳝鱼、海参等。冬季喝粥对身体是很有好处的,不但能起到保健作用,还可祛病养生,比如肾虚劳损、腰背酸痛、足膝萎弱、形瘦怕冷的虚寒症人群,可以喝羊肉萝卜粥,待羊肉将熟时,取出萝卜不要,然后再将米放入羊肉锅里,早、晚餐温热服食,可助元阳、补精血、益虚劳,但牙痛、喉痛、便秘、尿痛者等热盛症者不宜食用。今年的大寒正处于三九之后、四九之中,是气温最低时段。糯米味甘,性温,具有御寒滋补的功效,人们可以蒸煮糯米饭,也可以用糯米、大米、赤小豆、薏米、莲子、枸杞子、桂圆肉、大枣等一起用旺火蒸熟,然后加点白糖,可健脾益气、养血安神,适用于身体虚弱、倦怠乏力等气血两虚的人群。“”三冬就是冬瓜、冬枣和冬甘蔗。其中冬瓜的膳食纤维很多,可帮助降低血糖,还能降低体内胆固醇,降血脂,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冬瓜钾盐含量高,钠盐含量低,对高血压患者而言也是不错的食疗佳品。防病:戴围巾穿立领装。冬天是颈椎病高发的季节。市中医院骨伤科的潘“”浩副主任介绍,颈部是人体的要塞,不但充满血管,还有很多重要的穴位,比如大椎穴、风池穴,以及延伸到肩部的肩井穴。“”晨起冷水搓鼻。天冷后凉燥更明显,鼻炎成了许多人的大麻烦。此“”时不妨以寒制寒!每天早上或者外出之前用冷水搓搓自己的鼻翼。市中医院耳鼻喉科主任陈志凌说,每天早晚用冷水洗鼻有利于增强鼻黏膜的免疫力,是防治鼻炎的不错办法……喝热粥散寒。流鼻涕、咳嗽、头痛风寒感冒是冬日最常见的毛病。市中医院呼吸科的傅骞博士指出,症状较轻的,可以选用一些辛温解表、宣肺散寒的食材,清代《惠直堂经验方》中的神仙粥就不错。“有歌云:一把糯米煮成汤,七根葱白七片姜,熬熟兑入半杯醋,伤”风感冒保安康。常做足浴。足浴跟热水洗脚不一样。推拿科的罗华送主任介绍,足浴要注意三点。第一是温度,水温最好40℃左右,水淹没踝关节处。第二是时间,每次浸泡20~30分钟,不时添加热水保持水温,泡后皮肤呈微红色为好。第三是按摩,泡足后擦干用手按摩足趾和脚掌心2~3分钟双手搓腰暖肾阳。杭州市中医院针灸科的包烨华主任介绍,双手搓“”腰有助于疏通带脉、强壮腰脊和固精益肾。腰部为带脉(环绕腰部的经脉)所行之所,特别是脊椎两旁的后腰是肾脏所在位置。肾喜温恶寒,常按摩能温煦肾阳、畅达气血。“大寒时节历来是养生保健的重要时期,民间有古谚流传大寒大寒,”防风御寒;早喝人参黄芪酒,晚服杞菊地黄丸。大多数上班族又迎来了一年之中工作最繁重的关头,在这冷寒时节,该如何养护身心。大寒期间养生的另一个重点在于滋阴。大寒节气,正是一年之中最干燥的时期,白天平均空气湿度一般低于50%,有时室内甚至只有30%“”左右,很多呼吸系统有老毛病的人经常会有咳嗽痰多、痰液粘稠、咳痰不净的感觉。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而言,则容易造成血粘度增高。大寒期间也是感冒、肺炎、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的高发期;有心脑血管基础疾病、哮喘、肺气肿的人要格外注意。由于持续的低温,使得皮肤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心脏的工作量增大,容易诱发高血压和心脏病。如果室内经常开暖气或空调,除了要经常开窗通风外,最好再使用一些空气加湿器之类,以提高空气中的湿度。在晚上睡觉时,如果使用电热毯,也尽量不要开过夜或开得太热。此外,在冬天,人应该有意识地增加饮水量,千万不要等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