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居民健康管理信息平台方案1.方案概述随着社会的发展,也伴着中国正在走向老年化社会这一客观情况,国民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国民健康事业的重要性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经成为主要的死亡原因。有效的管理健康、健康指导与干预对民族的兴盛至关重要。美国2008年发表研究报告,对8万名35-59岁的中年妇女自1980年-2004年连续24年的连续追踪表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使慢性病总体上减少一半,其中高血压下降55%,脑卒中下降75%,糖尿病下降50%,肿瘤下降33%,并使健康寿命延长10年,生活质量大大提高,幸福指数大大改善。所以说,有效的健康管理,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减少一半的死亡和疾病。国内健康管理和干预目前仅在基层医疗机构开展,但由于各医疗机构各自独立,无法完成全民的、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档案的管理。只有卫生行政主管单位才可以完成这一使命。市级健康管理平台的建设,可使医院、体检中心、基层医疗机构、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实现以市域为单位的数据集中存储和共享,建立全民的、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档案系统,同时,利用该平台可以有效的开展健康风险评估和干预工作,对全民健康进行有效管理。2.总体目标建设市级居民健康数据管理中心;以居民健康卡为介质,以居民健康数据管理中心为基础,以实现市内体检中心、医院、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公共卫生服务机构的健康信息集中与共享,实现居民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数据管理服务;建设居民智慧健康服务中心,实现便捷的、移动式的、无处不在的健康管理服务。由于居民健康管理服务平台建设是一个建设周期长、耗资大、协调困难的工作,平台的建设可分阶段进行,逐步实现全民健康管理平台,具体目标可分三阶段:第一阶段:建立平台工作环境、搭建服务器与存储,参照HL7国际医疗信息交换标准及国家卫生部制定的健康档案数据标准制定数据传输协议及标准,实现市级区域内各级卫生机构的居民健康体检信息的集中,实现安全的数据传输及利用;通过居民健康卡为介质,实现体检报告的网上查询及移动App查询;第二阶段:整合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实现各级医疗机构的协同工作,实现老年人、慢性病患者、术后康复患者的监护与跟踪,实现远程的医患交流、健康教育及健康咨询;通过平台,实现与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协同与互通,为患者提供移动式的医疗卫生服务第三阶段:结合居家型、社区自助型健康服务终端,实现亚健康人群、慢性病患者的居家监护,结合大数据分析,实现居民健康管理服务的智能提醒与预警、健康生活方式/饮食结构建议等。3.系统框架针对全市所有体检用户提供个人健康管理及服务平台,平台第一阶段提供体检报告的查询及提醒,在第二、三阶段可扩展提供生命体征动态采集、预约/远程挂号、报告查询、寻医问药、健康咨询、健康宣教、用药提醒等应用服务。针对于医疗机构,建设医疗机构内部的便捷就医服务平台。在第一阶段,便捷就医服务平台把医疗机构的体检数据上传到健康管理服务平台,为居民提供便捷的体检信息查询服务。在后续阶段,可以为医院提供院内预约号源管理、满意度评价、检查报告查询等院内服务,并可以把病人诊疗信息等医疗数据到平台服务中心,为大数据分析提供数据基础。4.系统功能5.项目基础6.一、总体目标按照“统一标准、统筹规划、资源共享、纵横联网、分步实施、安全保密”的原则,在整合利用现有信息资源和不断完善系统服务功能的基础上,采用先进成熟的信息技术,开发建设集城乡个人基础档案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建立、医院数据采集接口、社区数据采集程序、数据集中存储体系、区域健康情况分析、健康档案的区域调阅、上级区域系统对接、疾控数据档案、区域疾病分布情况分析、计划免疫数据采集、计划免疫区域分析、区域健康证网络查询、区域体检报告网络查询、区域体检预约、远程会诊、电子政务、检后健康干预、健康风险评估等多功能为一体的高效、快速、畅通、安全的卫生信息网络体系,实现全市范围内卫生信息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并开展以市为单元的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试点和研究。到2014年,建成覆盖全市城乡医疗卫生机构并与市卫生局、县内相关部门互联互通、适应卫生改革发展需要的区域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