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大学生网络信息处理能力调查问卷亲爱的同学:您好!为了解大学生网络利用情况及信息处理能力,我们进行这次调查。问卷采取匿名方式,所有数据均用于研究分析。请按实际情况和真实想法回答问题,衷心感谢您对本次调查的大力支持!大学生网络信息处理能力调查课题组二〇一四年八月注:如无特别说明,请您在题后的【】内填写选择的序号。1.您的性别是【A】A.男B.女2.您的年级是【B】A.大一B.大二C.大三D.大四E.研究生F.博士生3.您的专业所属学科门类是【H】A.哲学B.经济学C.法学D.教育学E.文学F.历史学G.理学H.工学I.农学J.医学K.军事学L.管理学M.艺术学4.您就读学校的类别是【D】A.“985工程”大学B.“211工程”大学C.非“985工程”、“211工程”的重点本科院校D.一般本科院校E.高职(高专)院校5.您的网龄是【E】A.未上网B.1年以内C.1-2年D.2—3年E.3年以上6.您平均每天上网时间【B】A.少于0.5小时B.0.5—2小时C.2—4小时D.4—6小时E.6小时以上7.您通过网络主要进行的活动是【C】【D】【F】(限选三项)A.了解新闻B.参与网上讨论C.搜索信息、查阅资料D.聊天或交友E.玩游戏F.观看影视作品G.收发邮件H.进行电子商务活动I.撰写个人博客、微博J.下载课件资料、提交作业K.其他(请填写)8.您经常浏览的网站是【A】【I】【J】(限选三项)A.新浪B.搜狐C.腾讯网D.网易E.人人网F.人民网G.新华网H.高校BBSI.淘宝网J.其他9.您是否使用微博【A】A.是B.否如果选择B,请跳过。如果选择A,您登录微博主要是做什么【B】(可多选)A.发表自己的观点或更新状态B.浏览动态、了解信息C.提出问题,希望获得更多人的建议D.其他(请填写)您觉得微博最吸引您使用的原因是【E】(单选)A.更方便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B.更快捷地发布和获取信息C.支持手机,使用方便D.扩大人际交往圈子E.其他了解外界信息动态10.您是否参加了网上的圈子、小组、群组(如QQ群、人人网)【A】A.是B.否如果选择B请跳过。如果选择A,您参加了多少个网络群体【D】(单选)A.1-2个B.3-5个C.6-9个D.10个及以上您加入网络群体一般是做什么【A】(可多选)A.浏览群组公告或群中其他人的发言、发帖B.把群中的发言、发帖转到自己的博客、微博或其他网站、群组C.自己发帖或参加群中的讨论D.发起或参加群内组织的线下活动E.其他11.您对各类网络热点新闻(如反腐进展、医患矛盾事件、马航事件、李天一案、夏俊峰案、黄奕离婚等)的关注程度是【C】A.特别关注B.比较关注C.一般D.不太关注E.完全不关注12.在以上网络热点新闻中您是否转发过相关消息?【D】A.转过,包括一些事后被证实为假消息的信息B.转过,包括一些事件进展和其他人关于此事件的评论C.没有,还未被确定的消息我不转D.没有,我从来不转发这种新闻消息13.当您初次看到事实真相未明的新闻事件(如“北京街头外国小伙扶摔倒中国大妈疑遭讹诈”)时,您会怎么做?【D】A.通过其他途径了解更多,鉴别事件真伪B.相信报道,并进行传播C.上论坛或者其他途径(如微博、人人、QQ空间、微信)进行评论,发表个人看法D.不传播,不评论,继续关注事件进展E.随便看看,权当消遣F.与我无关,不予理睬14.如果您对网络信息有所怀疑,您的做法是【D】A.凭个人经验进行判断B.多方比较不同媒体的报道,通过各种途径予以求证C.不太当一回事D.取决于信息对自己的重要程度15.如果您对各媒体共同报道的事件或宣扬的理念深信不疑,但不久又传出该信息有误您的反映是【D】A.决心一定要弄清楚真相B.很气愤,觉得被愚弄了,发表评论谴责误导公众的人C.有点接受不了,但很快就没事了D.且看且听,静待事件进展和真相大白E.根本不可能有这种情况出现16.您认为经常出现误导公众的热点八卦事件的原因是【B】A.有一些人为了吸人眼球、赚取稿费,把图片消息放到网上,而不细究事实B.媒体为了经济效益、轰动效应而大肆渲染C.公众盲目地转发各种消息而不究事件真伪D.其他,请补充17.您在使用网络过程中是否有过如下经历(请在相应栏目上打“√”)经常有偶尔有从来没有(1)曝光社会不良现象举报、投诉√(3)吐槽,发泄不满√(4)帮助别人√(5)沉迷网络游戏√(6)利用网络和手机发布或传播不健康、不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