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南极电商公司营运能力分析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 VIP免费

南极电商公司营运能力分析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 _第1页
1/3
南极电商公司营运能力分析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 _第2页
2/3
南极电商公司营运能力分析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 _第3页
3/3
南极电商公司营运能力分析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1、漏标。其实我觉得这是南极电商一个很大的症结所在,甚至可以说是南极电商的关键性症结。可能大多数股友不认为这是什么大事,漏标无非是少赚点钱而已,以后只要抓严一点这些钱都能进口袋,我刚开始也这么认为的,但现在仔细想想可能并不是这么一回事。一直不严抓漏标,好像公司给的解释是放水养鱼,这当然是一个解释角度,但我担心的是还有另一个角度看这个问题:不严抓是不敢严。如果是这样的话,是不是就意味着南极电商对于其供应商的话语权不强?话语权不强的话不就意味着南极电商的护城河不深?如果是这么来看待漏标的话,只怕这个事情要比想象中更严重。为什么我会认为不严抓漏标是因为不敢严抓呢,原因有三,第一感觉这行竞争对手确实多,比如平台的自营品牌淘工厂、京造等等,还有一些同样做纺织的,雅鹿、猫人、浪莎等等,这些应该都会对南极形成压力,让南极在供应商面前减少话语权;第二就是刚看到雪球上球友发的贴子,里面提到加入南极电商是无门槛的,这很难让人感觉南极对供应商有很强的话语权啊;第三就是在淘系流量规则改变的情况下,南极不能给供应商带来足够流量的话,如何有足够的话语权呢?2、转型。好像去年年底股东大会的时候,张总对南极用了转型一个词,雪球上平原兄似乎也是因为不喜欢这个词而清仓南极的,我当时听到这个词的时候也是很惊讶,感觉有点奇怪,因为南极的商业模式很好,一直都有大把钱赚,而且是赚的都能进口袋的真金白银,就算现在遇到点问题,毕竟GMV还是增长的,怎么就变成转型了?但如果是按上面的思路来理解漏标事情的话,似乎就能理解了。而这个转型也是我所担心的,既然用到转型这个词,就意味着很可能不是主动而是被动的,如果公司在老本行做的很好护城河很深,有余力去开拓别的领域那大概率是好事,这一般不会说是转型,而公司在老本行遇到了压力被迫去开拓新领域的话似乎才会说是转型,这种转型最终能不能变成好事,概率上就要低一些了。3、方向。南极现在转变的方向大家都很清楚了,南极人这个品牌的跨行业运营、多品牌矩阵、跨境等,其中一些方向似乎也看到成功的曙光了,但我对这个转型方向还是有些疑义。我们知道南极的利润是GMV*货币化率,南极现在在做的这些转变其实可以简单的总结为都是为了提高GMV,大家似乎也很关心GMV这个数据,GMV固然重要,但我感觉货币化率应该更重要,因为货币化率本质上就意味着南极对供应商的话语权,货币化率提高就是南极产品(吊牌)的提价,有提价权才意味着南极具备深护城河。GMV是数量,货币化率是质量,只有数量的增大那是虚胖,身体不够强壮,货币化率的提高才是真正的强大。那怎么可以提高货币化率呢,无非是可以让供应商卖更多的货,卖的货价格更高或者生产的货成本更低(这也是可以做到的,比如说产能利用率高),这样的话,你帮供应商多赚了钱,自己当然也可以多装点进口袋。怎么可以达到这个目的呢,在我看来多品牌矩阵和数字化应该可以,多品牌矩阵的话卖点中高端品牌货币化率自然高一些,还有收购的百家好这些品牌的设计都可以拿过来反哺一下供应商,这些都可以提高现有的一些南极人品牌的单价,利用数字化的话则可以让供应商的产能利用率更高等等。另外,再多说一句这个货币化率,假如现在GMV有400亿,按公司之前的说法抓漏标的话能多出好像30%的GMV来,那就是520亿了,我们不需要GMV一直增长,就靠这个GMV的话,只要货币化率能达到5%(这应该不算高吧?),那一年的利润就是25亿以上,给20Pe就是500亿市值了(一个护城河深的电商公司给个20Pe不过分吧?但要是虚胖的可难说了)。说到这个虚胖的话,又想说一下这个南极人牌子,一个大家对保暖内衣、内裤等熟悉的牌子,如果做些跟纺织品相关的产品,比如说洗衣机等似乎还挺好接受,但做食品这些是不是有点难接受?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南极电商公司营运能力分析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