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烃的衍生物专项训练单元测试含答案一、高中化学烃的衍生物1.烯烃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按下面的框图进行反应:其中,D是。F1和F2互为同分异构体,G1和G2互为同分异构体。(1)A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2)框图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填数字代号):______________。(3)框图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4)G1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2.白黎芦醇(结构简式:)属二苯乙烯类多酚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癌和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某课题组提出了如合成路线:已知:①②③化合物A不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能与NaHCO3反应放出CO2。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Ⅰ.C→D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E→F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Ⅱ.写出A→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Ⅲ.写出结构简式:D___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_____。Ⅳ.化合物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写出符合括号内条件(能发生银镜反应、含苯环且苯环上一氯取代物只有2种)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对溴甲苯是合成农药溴螨酯的重要原料。工业用液溴、甲苯与1-丙醇共热合成对溴甲苯和1-溴丙烷,其原子利用率很高。实验室模拟的合成流程和相关数据如下:已知:甲苯与溴在有水存在时能反应。物质甲苯1-丙醇1-溴丙烷沸点℃110.897.271物质对溴甲苯邻溴甲苯沸点℃184.3181.7(1)液溴的颜色是_________,实验室存放液溴时应密闭保存,同时需要在试剂瓶中加________,以减少挥发。(2)25℃恒温搅拌至溴的颜色完全褪去时完成甲苯的溴代反应。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加入水的作用是:易于控制温度;____________________。(3)加热搅拌操作中加入浓硫酸,搅拌,完成1-丙醇的取代反应,加入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加热微沸2小时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4)操作Ⅰ的名称是___________,洗涤操作应在_________(填写仪器名称)中进行。(5)经以上分离操作后,粗对溴甲苯中还含有的最主要杂质为________(填写名称),使用操作Ⅱ分离出1-溴丙烷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离出的水溶液中含HBr、H2SO4和Fe3+离子,将水溶液稀释定容至1000mL,取20.00mL,加入几滴甲基橙作指示剂,用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滴定,测定出HBr的物质的量明显低于理论值,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同学认为无需加入指示剂,也能完成滴定,提出这一观点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已知:-CHO+(C6H5)3P=CH-R-CH=CH-R+(C6H5)3P=O,R代表原子或原子团,W是一种有机合成中间体,结构简式为:HOOC-CH=CH-CH=CH-COOH,其合成方法如下:其中,M、X、Y、Z分别代表一种有机物,合成过程中其他产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X与W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以生成酯N,N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8。请回答下列问题:(1)W能发生反应的类型有__________。(填写字母编号)A.取代反应B.水解反应C.氧化反应D.加成反应(2)写出X与W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N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3)写出含有3个碳原子且不含甲基的X的同系物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4)写出第②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化合物C是一种合成药品的中间体,其合成路线为:已知:(弱碱性,易被氧化)完成下列填空:(1)写出中官能团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一个分子与一个α–氨基丙酸分子反应能生成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4)写出满足下列条件的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①苯环上的一取代产物只有两种;②具有弱碱性,能发生银镜反应;③水解后的产物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5)请你设计由A合成的合成路线。提示:①合成过程中无机试剂任选;②合成路线表示方法示例如:__________________6.已知烃B分子内C、H原子个数比为1︰2,相对分子质量为28,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分子中只有一种化学环境的氢原子,且有如下的转化关系:(1)B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2)A可能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