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国际会计方向)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专业代码:120203K)一、专业介绍会计学(国际会计方向)是会计学的一个专业方向,属工商管理学科,是一个应用性较强的专业。该专业是以国家教育部本科生培育标准为基础,以国际会计(美国会计)为主要特色,兼顾我国企业会计的基本理论与实务。在教学模式上,主要核心课程采用原版引进教材进行双语教学。在教学方法上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提倡启发式与案例教学,多方位培养学生处理会计、审计与财务业务的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该专业方向以会计学、审计学、财务管理为专业基础,并以经济学、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为学科基础,主要学习财务会计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资本运营、资产重组、企业兼并方面的专业知识和国际会计核算的惯例,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侧重于实务操作,通过会计手工模拟室和会计电算化实验室的基本训练能,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会计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和综合能力,同时注重强化学生财务管理、审计、经济法、税法方面知识的学习,为学生以后从事相关会计、审计及财务管理等工作或者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二、专业培养目标会计学(国际会计方向)专业培养学生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和会计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及涉外企业从事会计实务工作,或者从事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会计专门人才。会计学(国际会计方向)专业知识和能力培养目标包括: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和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掌握会计学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接受会计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3.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信息获取能力及分析解决会计问题的基本能力;4.熟悉国内并了解国外与会计相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及国际会计惯例;5.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和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6.掌握文献检索和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7.熟练掌握英语,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和数据处理分析能力。三、毕业要求本专业方向学生毕业时熟悉国际会计惯例,系统掌握会计、审计和财务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在会计实践中具备诚信意识和注重职业操守,形成保证会计职业技能的相关性和时效性的持续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1.知识要求1.1学科基础知识会计学专业培养的学生应掌握管理学和经济学等学科基础理论知识和方法。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和英语。对应的主要课程有: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财政学、投资学、经济法、市场营销学、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统计学原理、战略管理、计算机基础和大学英语。1.2专业知识学生应系统地掌握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成本管理、审计、会计信息系统,掌握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及发展动态,熟悉与会计相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会计国际惯例。对应课程有:基础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审计学、施工企业会计、非营利组织会计、会计理论、会计研究方法,会计信息系统、Excel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和管理咨询。1.3通识性知识学生应具备哲学、社会学、心理学、法学、科学技术、语言文学、健康艺术和职业发展等通识性知识。对应课程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创新创业过程与方法、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军事理论及交通概论和人文艺术类、科学技术类、身心健康类三种选修课程。2.能力要求2.1专业能力能够运用会计学理论和方法分析并解决理论与实践问题,能够运用所学技能和知识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决策相关信息和依据,具备会计业务处理能力和会计实务管理等实践能力。对应的实践课程有:会计模拟实验、财务管理模拟实验、税务模拟实验、审计模拟实验、财务综合模拟实验等。2.2综合能力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通过文献、网络、实习、实践等满头获取知识;关于学习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形成会计专业能力框架。对应环节为社会调查(暑期)、学年论文、毕业实习、毕业设计。2.3创新能力具有较强的组织沟通能力与探索性、批判性思维能力,不断尝试理论或实践创新,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对应课程:专业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