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商业银行负债管理一、负债的含义1、含义:商业银行在业务经营过程中产生的应偿还而没有偿还的一些经济义务。2、特征(1)能用货币来计量(2)在业务经营过程中产生的而且必须偿还的(3)只有在偿还后才会消失(4)合法3、作用(1)第一性作用。存款关系兴衰,贷款及资产质量决定存亡,是存款创造的基础(派生存款);(2)基础性作用。信用中介和支付中介的基础;(3)决定性作用。负债规模和结构决定和影响着资产的规模和结构,负债的成本决定和影响着资产的成本。(4)转换性作用。消费基金转换成生产基金、社会积累基金,储蓄向投资转换。(5)宏观上作用:平衡信贷收支,调节货币流通,加速社会资金周转,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二、负债种类传统:自有资金、存款负债、其他负债现代:(1)被动负债——存款(2)主动负债(a)借入负债(i)向央行借入——再贷款、再贴现(ii)同业借入——同业拆入、转贴现(b)债券负债——国际金融市场、国内金融市场三、主要目标1、多重目标的有机组合,追求均衡;2、包括数量增长、成本下降、风险降低、结构合理,负债的风险在于其波动性、易变性,数量的增长不仅单纯越多越好。四、负债管理的基本策略(P26-30)1、利率策略:研究利率弹性,针对不同对象2、善于因地制宜地作出再贷款决策,结合一定时间空间、供求状况、再贷款利率、期限来综合考虑。3、我国再贷款利率与同业拆借利率应孰高孰低?两种利率本身制定的理论基础和依据不同,原不存在比较高的问题。但在我国,商业银行长期以来央行供应资金,保持存贷平衡,因此应保持再贷款利率略高,使商业银行更多地面向市场寻求资金。4、坚持拆借原则,把握同业拆借的保本点,适度开展同业拆借。原则:自愿协商、平等互利、自主成交、短期使用、按期偿还。r=r1+t1/t*r2r成交拆借利率,r1上存上级行利率,r2在途日损失利率,t拆借天数,t1在途天数5、全面分析借入资金利弊,适度控制借入资金量。研究借入资金成本,测算借入资金的可用程度,测算自身清偿能力,分析借入资金与已有存款的变化。6、更新观念加强对其他应付款项的经营与管理(1)其他应付款项:指商业银行短期性负债业务,一般具有数量大、成本低,且其中不少根本不用支付利息。应加强认识,加强对其经营管理。(2)提高服务质量,改善服务功能,特别要充分利用银行网点多、通讯设施齐全、服务手段先进等特点,大力开办对单位、个人的汇款业务,扩大信用证结算和信用卡消费,增加应解汇款的沉淀量,扩大无息资金的来源。(3)掌握好联行汇差资金的变化规律,合理占用联行汇差资金。(4)利用调拨、解付资金的时间差,合理地使用财政性存款。思考题:结合我国经济金融形势,分析商业银行如何调整负债结构,防范负债风险,提高负债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