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开天地教材分析:这篇神话故事讲的是盘古开天地的故事,故事集富有想象力,文字叙述具体而生动。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较强的识字能力,也有了初步的抓重点词句理解一段话的能力,因此要让学生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来理解盘古的开天辟地,体会积累“隆隆的雷声”这类结构的词来感受盘古创造的宇宙之美。并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教学目标:1.学生能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宇宙、黑暗、上升、下降、气息、四肢、肌肤、辽阔、血液、奔流不息、茂盛、滋润、创造"等词语。2.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并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3、理清课文顺序,借助画面、关键词语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4、读懂课文,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培养想象力。教学重难点: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有条理的复述课文。教学过程:一、情境谈话,激趣导入。1、课件出示孩子们熟悉的图片:《西游记》《小哪吒》《葫芦娃》等。师:他们都是神话故事里的人物。在中国古代神话中,有一位巨人,称为是人类的老祖宗,他就是?生:盘古师:这节课,咱们就来学习盘古开天地的故事,伸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注意盘字的笔顺,先写点再写横,一笔一划,把字写工整。(板书)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打开语文课本,认认真真地把课文读一遍。注意把每一句话读通顺,碰到难读的地方反反复复的读。开始。2、(出示词语)这儿有几个词语大家来看一下。谁能够把这些词语读正确?你读。生:读词语:混沌清浊血液滋润。(指导混沌的读音)齐读词语。3、请同学认真地看屏幕上的这组词语,它们有什么特点?你发现了没有?生:都是有三点水。4、师:“混沌”这个词语,在课文里边什么意思?生:就是什么都看不清楚。分不清楚什么和什么。师:文章里的原句你把它读出来。生: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师:连成一团,看不清楚,这就叫做“混沌”(生齐说),看这几个词,有什么特点?(都是三点水)学习生字时,要善于掌握规律,抓住它的字型结构和偏旁,就能把它记清楚,接下来请同学读一读这些词语。(隆隆的雷声、辽阔的大地、奔流不息的江河、茂密的花草树木、滋润万物的雨露)5、读得真好,课文能读好吗?(引导学生了解并试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学生默读课文。6、谁能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能不能用书上的话来概括?(最后一句)(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师:这句话就是课文的中心句,也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咱们一起读这句话。生:齐读“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师:读书还有更高的本领是能把一句话读成一个词语。请同学认真地读这句话,想一想你能读成哪一个词语?(创造。)7、盘古是怎样去创造这个美丽的宇宙的呢?三、顺学而导,解疑品读练习复述(一)学习第二自然段1、师:《盘古开天地》是一个神话故事,充满了幻想的色彩,充满了神奇的想象。读这样的文章,咱们要一边读,一边在脑子里边画画,把一段又一段的课文画成一幅又一幅的画面。请大家闭上眼睛,让我们进入时光隧道,来到远古时代。2、师:范读课文:“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有个叫盘古的巨人,在这混沌之中,一直睡了十万八千年。师:好,睁开眼睛,刚才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生:(我看到到处模糊不清)师:是一幅怎样的画面?看不清楚什么?能看见花吗?(看不到)能看见树吗?(看不到)能看见高山流水吗?(看不到)也就是所有的东西都看不见。师:同学们这画面太神奇了,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画面去读一读第一自然段,读出它的神奇,师:谁来,通过自己的朗读,让这一副又一副神奇的画面活起来。来,你读。生:(很久很久以前,宇宙混沌一片……)师:(启发指导朗读)你这是混沌一小团,宇宙是一大团混沌,混沌一片啊。你再读。师:来我们一起读:“很久很久以前,天和的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有个叫盘古的巨人,在这混沌之中,一直睡了十万八千年”3、这一段我们可以概括为宇宙混沌巨人沉睡。(随机板书)4、师接读:有一天,盘古忽然醒了。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斧头,朝眼前的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