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教学目标: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识目标:学会18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7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情感目标:1.了解作者是怎样写石榴的,能依照课文第三自然段,按一定的顺序写一种果实的成熟过程及其特点。2.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陶冶审美情趣。教学重点:1.朗读课文。2.学习按一定顺序写一种果实的成熟过程及其特点。教学难点:指导学生观察一种果实,并按一定顺序写它的成熟过程及特点。课前准备:课件、生字词卡、石榴、小卡片,观察一种果实。第一课时一、导入课题。1.演示实物“石榴”,问:这是什么?交流板书课题:石榴(简单识记“榴”字)2.谈话,观察石榴,什么样儿的?什么颜色的?你对石榴还有哪些了解?二、初读课文。1.拼拼读读记记课后生字,读准一、二类字音。2.初读课文,读准每个字的字音。3.检测读生字词的情况。逐一卡示,开火车认读,相机正音。读准词:甚至、喜讯、甜津津、郁郁葱葱、小喇叭、玛瑙4.再读课文、思考。石榴是怎样成熟的?1课文每一自然段主要写什么?5.指名接读课文,并交流每一自然段主要写什么?交流相机卡示:①“我”的家乡有驰名中外的石榴园。②春天和夏天,石榴树抽出新枝,长出绿叶,开出火红的花。③秋天,石榴果成熟了。④“我”非常喜爱石榴果。再交流:石榴是怎样成熟的呢?交流相机板书:抽枝、长叶、开花、结果。课文哪几自然段写到了成熟的过程?(2、3自然段)我们先来学第一自然段,了解一下我的家乡在哪里?三、细读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思考上述问题。2.交流:相机学词:枣庄A:读准字音。B:分析字形。(也是红“枣”的“枣”,枣有核,所以下面有两点。)3.枣庄是个怎样的地方?交流相机学词:驰(chí)名中外A:读准字音。B:“驰名”有著名、有名、闻名的意思。意思是“中外闻名”。4.指导读。强调枣庄有驰名中外的石榴园。5.过渡:石榴树是怎样抽枝、长叶、开花的呢?作者叙述的顺序是怎样的?让我们看课文第二自然段。四、细读第二自然段。1.自由读,边读边圈划出体现作者叙述顺序的词语。2.指名读,并交流圈划情况。①学习生词:抽(chōu)出②小结:作者叙述的顺序是这样的,石榴树先是抽枝、接着长叶、然后开花。完成板书:抽枝→长叶→开花2石榴树从抽枝到开花都在什么季节完成?交流。相机板书:春、夏③指导读1、2两句话,体会作者的叙述顺序。3.石榴的枝条、叶子、花儿都是什么样子,什么颜色的?交流。相机圈划有关词语:新的、嫩绿、郁郁葱葱、火红的学词:郁(yù)郁葱葱A:读谁字音。B:理解意思:长得非常茂盛。C:填空:郁郁葱葱的()再次体会读1、2句话,强调枝、叶、花的情状和色彩。4.师圈划“越……越……”、“不久”、“挂满”。这些词说明了什么?(花多)。指导体会读读。5.读最后一句话,体会:在写什么?(石榴花)石榴花长得啥样?文中用了什么方法?(比喻)把什么比作什么?学词:小喇叭师谈话:石榴花那么小,作者却能形象又细致地写出它像小喇叭,说明作者观察非常仔细。指导体会读读最后一句话。6.过渡:石榴果是怎样成长成熟的呢,下节课再学。7.齐读第二自然段。8.完成填空,练习说话。作者是按照这样的叙述顺序来写石榴的成熟过程的,春天和夏天,石榴树先,接着,然后。四、巩固练习。1.齐读生字词小卡片。2.指导书写本课时所学生字。第二课时一、复习。1.交流。3春天,石榴树有什么变化?夏天呢?2.齐读1、2自然段。3.过渡:秋天,石榴果是怎样长大成熟的呢?继续学第三节。二、细读第三自然段。1.自由读第三自然段,思考有几句话?分别讲了什么?2.交流。出示卡片:热闹。联系上文,说说哪些句子说明热闹?3.展示课件,细致观察,石榴是怎样长大、成熟的?主要是什么发生了变化?(外皮)①课文中是怎么说的?用了哪些词说明外皮的变化?②展示文字灯片,交流。相机圈划“青绿色、青中带黄、黄中带红、一半儿红、一半儿黄”。指导读,体会石榴在逐渐长大、成熟,外皮发生变化的状态。③师:如果把这些表色彩的词颠倒次序,行不行?再次体会到石榴是一天天长大,一天天成熟的。④圈划“一天天长大,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