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教材简析】上节课,学生通过探究已经知道了空气是有质量的,运用豆子这种对比物,也直观了解了20筒空气的质量大概是多少。本课课题提出“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的问题,这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需要学生厘清问题,确认一袋空气的体积,然后分步进行解决问题。本课需要学生应用上节课的方法,来测量一袋空气的质量,感受一定量空气究竟有多重,进一步确认空气是有质量的。同时,本课用多种物体作为参照物去测量20筒空气的质量,希望学生通过对比,观察到相同质量的物体有不同的体积,从而对物体密度有一个直观的感知为以后学习密度概念积累经验【学情分析】不少学生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已经知道了大概20筒空气的质量等于3.5颗绿豆的质量(当然打气筒的大小以及绿豆的大小也会导致具体数据发生浮动),感受到了空气有多重。但他们是否能以此类推出100筒空气的质量还是需要本节课去体验。同时,学生脑海中己架构起的是空气质量与绿豆质量之间的数量关系,他们还无法进一步用其他物体去衡量空气的质量,这也是这节课需要去体验的。【教学目析】科学概念目标1.学生通过探究活动,知道一定量的空气具有一定的质量,质量的多少可以用常用的物体作为衡量科学探究目标。2.学生通过教师指导,能够使用简单的仪器测量空气质量,并使用恰当的方式进行记录。3.学生通过教师指导,能够尝试运用所学知识和经验解决一个相对复杂的问题。科学态度目标1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发展进一步研究物体的兴趣和愿望。2学生通过实验操作,体会细致操作、仔细观察实验的重要性。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学生通过探究活动,体会到生活中可以用不同标准物来测量空气的质量。2.学生通过探究活动,了解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物体,可以满足不同的需要。【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简易天平,用不同的标准物来测量空气的质量。难点:通过简易天平,用不同的标准物来测量空气的质量。【教学准备】学生准备:简易天平、皮球、打气筒、不漏气的大袋子、绿豆、乒乓球、小泡沫球、回形针、学生活动手册等教师准备:学生实验材料一套、高精度电子天平、板贴、皮球、打气简。【教学过程】一、聚焦袋装空气,预测空气质量教师出示一袋空气,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己经用绿豆来衡量20简空气的质量,那今天你能来预测一下老师手中这一袋空气的质量相当于多少颗绿豆吗?学生预测结果,教师板贴绿豆,在后面记录预测数字。继续提问:如果是这些物品(乒乓球、回形针、小泡沫球)作为衡量物,结果又会是怎样呢教师让学生把预测结果记录下来。二、探索一袋空气,称出空气质量1.找方法谈话:同学们,那你们知道怎么称量这一袋空气的质量吗?预设生答:我们再把它放到上节课的天平里去称一下谈话:这样称出来的是空气的质量吗?预设生答:不是,还有袋子的质量?谈话:老师给你们一个提示,我在这只袋子里打了100筒空气。你能根据上节课学过的知识,称出这100简空气的质量吗?预设生答:我们可以先称皮球的质量,再往里面打入100筒空气,再称一下,减一下是100筒空气的重量了淡话:同学们认为这个方法怎么样?预设生答:我觉得这个皮球容纳不了100筒空气谈话:嗯,说得有点道理,那应该怎么办呢?上节课我们是打了多少筒呀?预设生答:我们可以先称20筒空气的质量,然后再乘以5就是100简空气的质量了谈话:你的小脑袋瓜真灵活,其他同学听明白了吗?若是不明白,请跟随老师的脚步,我们再来捋一捋思绪教师出示板贴,一步步讲解类比转化思维:首先我们将这袋子里的100简空气平均分成5份,打到5个皮球里,那每个皮球只要打多少筒气?生答:20筒教师:是的,这样我们打气是不是方便多了。接下来我们只要称出这20简空气有多重就可以了。怎么称还记得吗生答:先在简易天平的左边放一个瘪皮球,右边放绿豆,直到平衡:接着在球里面打入20筒空气,再放上去,我们会发现指针往左边偏了,我们继续在右边放绿豆,直到平衡之后放进去的绿豆数量就是20简空气的质量教师:你的记忆力真棒,帮助大家回顾了上节课的称法,那我们需要每个皮球都打入20筒空气,都去称一遍吗?预设生答:不需要,因为是平均分的,我们只要称一遍,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