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讲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与美国1787年宪法[考纲要求]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权利法案》;责任制内阁的形成;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2.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考点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光荣革命”2.限制王权的法案3.责任内阁制的形成[整体把握]用“一、二、三”概括英国君主立宪制“一条主线”:英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确立、发展和完善。“二个趋势”:国王的权力逐渐削弱,议会的权力不断增强。“三个转移”: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行政权由国王转移到内阁;民主权利由贵族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轻巧识记]英国君主立宪制史料一1.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2.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4.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权利法案》解读史料信息表明《权利法案》剥夺了国王的立法、军事及财政大权,从而使英王的权力受到限制,奠定了君主立宪的法律基础。史料二在理论上,英王是“一切权力的源泉”……首相的职权虽然大部分没有法律正式规定,但根据惯例拥有非常广泛的权力。主要有:任命内阁成员,领导内阁……——应克复等《西方民主史》解读史料体现了英国国王是象征性的国家元首,英国首相是政府最高行政首脑。1史料三以首相为首的内阁必须接受议会的监督,因此,首相有责任回答议会的质询,向议会报告政府的工作。——应克复等《西方民主史》解读史料表明首相及内阁对议会负责的特点。史料四国王—议会—内阁(首相)权力分配解读上图直观地反映出国王是国家元首,世袭领袖,但统而不治;国家权力中心是议会,拥有立法权、司法和行政监督权;内阁由议会多数党组阁,首相是行政首脑,对议会负责。史论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1)君主立宪制是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以代议制民主为基础的资本主义政治体制。(2)议会是权力中心,掌管立法权和行政监督权。(3)国王是国家元首,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其作为国家象征的地位更为突出。(4)责任内阁制名义上是对国王负责,实际上是对议会负责,首相由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作为政府首脑,首相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领导者和决策者。(5)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6)是君主制、民主制与贵族制的混合体。1.(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1688年,英国议会迎立荷兰执政威廉为国王,并拥立他的妻子玛丽(詹姆士二世的女儿)为女王,目的是()A.加强英国与荷兰的友好关系2B.否定王位世袭男性优先原则C.通过双王相互牵制防止独裁D.为光荣革命披上合法的外衣答案D解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同国王詹姆士二世矛盾激化,为此,英国议会发动政变,驱逐了詹姆士二世,迎立信仰新教的荷兰执政威廉为国王,史称“不流血的革命”或“光荣革命”,尤其要注意,议会在迎立威廉的同时,还拥立被驱赶的詹姆士二世的女儿,议会这样做的目的是为这场政变,即“光荣革命”披上合法的外衣,选D项。A、B、C三项不能体现议会的真实目的。2.(2012·北京高考)英国“光荣革命”后的一系列法令,规定了国王不得违反某些法规,但对国王可以行使的权力却未明确规定。结合所学,国王仍保留的权力是()A.筹集税款B.干预立法C.招募军队D.任命大臣答案D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权利法案》对国王权力限制的情况。《权利法案》规定征税权、立法权、征兵权属于议会,所以A、B、C三项错误;国王仍然保留了部分行政权,所以D项正确。3.某学者在分析某一重大历史事件产生时这样论述:“此举若成功,王权的扩张就会被阻止,而‘自由’又不需要再呼唤一个克伦威尔。”该历史事件是()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B.光荣革命C.颁布《航海条例》D.责任内阁制形成答案B解析本题引用学者的相关论述考查光荣革命的历史地位。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通过一场不流血的宫廷政变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此后,议会的权力大增,通过了一系列旨在限制国王权力的法案,使王权的扩张被阻止,也避免了社会动荡。4.小威廉·皮特是英国历史上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