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高】(福建专用)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四第31讲蒙昧中的觉醒及神权下的自我教案人民版专题概览公元前5世纪14~17世纪17~18世纪内容古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强调人类的理性,否认绝对权威,强调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奠定了人文主义的基础文艺复兴运动借古希腊、罗马的精神遗产重新打出人文主义的旗号,恢复了人的尊严。宗教改革运动冲破天主教会神学统治,发展起基督教人文主义启蒙运动时,启蒙思想家宣扬理性,反对神性,宣扬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将斗争矛头指向神权和王权,引领着“人”与“社会”双重觉醒主旨人文主义的核心内容:关于“人”的价值观。人文精神的三次演进,即是西方思想史上三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考纲要求]1.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1)智者学派:普罗塔戈拉的思想主张;(2)苏格拉底: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2.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薄伽丘、莎士比亚的代表作;马丁·路德的主要思想;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考点一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1.智者的启蒙2.苏格拉底的智慧思维发散希腊人文主义思想产生的背景政治:雅典民主政治高度发展,社会环境比较宽松。(必修1)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古希腊山多地少、港湾众多,从事航海殖民活动的古希腊人开创了多元化的文化,有利于思想活跃。(必修1)经济:古希腊奴隶制工商业经济的发展。(必修2)[思维导图]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发展史料希腊人文主义更体现出一种“重人”的思想,这种“重人”,不同于儒家人文主义所体现的那种日常伦理的实用理性,而是人作为一种宇宙存在物,能对宇宙之物进行一个理性的思考……作为人文主义起点的儒家和希腊人文主义,德性是其共有的特征,1然而细究其内在的关系可以发现它们有不同之处,儒家德性在于在日常生活中显现,并且要超越日常生活而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希腊人文主义则是对一个单一的个体进行理性的思考,认为人可以通过知识的教化而与自然区别开来。——刘汉芸《“轴心时代”的儒家和希腊人文主义》解读“希腊人文主义更体现出一种‘重人’的思想”的表现有:古希腊的人文主义者强调人类的理性,否定绝对的权威。普罗塔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苏格拉底主张“美德即知识”,认为“未受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尊崇理性,追求自由。据史料可以归纳出儒家和古希腊人文主义的相同点是都追求德性;不同点是儒家德性在于在日常生活中显现,并追求天人合一;希腊人文主义主张通过个体的理性思考和知识的教化来实现。史论1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1)把探讨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再到人自身。(2)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和绝对权威。(3)强调人的价值,崇尚人的理性,追求思想自由。(4)重视知识的作用,强调好学深思,发挥人的主体作用。史论2西方早期人文主义的发展1.(2012·浙江高考)东西方先哲的思想,有的倾向哲理思辨,有的倾向实际功利。其中贯穿着讲求实际功利精神的是()①墨家学派的诉求②王阳明心学的主旨③智者学派的主张④百科全书派的共同追求A.①③B.②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A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讲求实际功利精神”。结合所学知识逐个分析选项:墨家学派讲究“兼相爱,交相利”,所以①符合题意;王阳明心学属于主观唯心主义,倾向于哲理思辨,所以排除②;智者学派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由此判断③符合要求;百科全书派是强调理性的,所以排除④。故答案是①③。22.(2011·新课标全国卷)苏格拉底在受审时申辩说:“打一个可笑的比喻,我就像一只牛虻,整天到处叮住你们不放,唤醒你们、说服你们、指责你们……我要让你们知道,要是杀死像我这样的人,那么对你们自己造成的损害将会超过对我的残害。”这段话表明苏格拉底()A.维护公民生存权利B.捍卫思想自由原则C.抗议雅典司法不公D.反对贵族专权暴政答案B解析解答本题时,要抓住题干关键词句“可笑的比喻”“整天到处叮住你们不放”“要是杀死像我这样的人,那么对你们自己造成的损害将会超过对我的残害”,根据教材知识可知,“对你们自己造成的损害将会超过对我的残害”意即“唤醒和捍卫思想自由”。就选项而言,A、C两项说法不符合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