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高】(福建专用)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三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对外关系专题整合人民版1通史概览历史时段通史线索历史特征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1)建国初期,颁布《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构建了新中国政治制度的基石(2)1966~1976年“文革”时期,“左”倾错误发展到顶峰,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遭到践踏(3)1978年后,平反冤假错案;“依法治国”成为政治体制改革重点;建立基层民主选举制度(1)民主政治建设历经曲折发展(2)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和民主制度日益健全和完善祖国统一大业(1)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2)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20世纪末,香港、澳门回归祖国(3)1992年海基会与海协会发表“九二共识”;2008年,两岸“三通”最终实现(1)“一国两制”的提出,成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并成功运用,统一大业迈出重要一步(2)两岸关系逐步缓和并不断取得新发展现代中国的外交(1)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提出三大方针;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出席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展现大国风采(2)20世纪70年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并建立外交关系;中日邦交正常化,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3)新时期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国际活动;致力于促进地区和平与稳定(1)改革开放前: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外交政策日渐成熟(2)改革开放后:外交政策灵活务实,以维护世界和平和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发展为目的专题线索1.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1)具有中国特色。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符合国情的政党制度;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基本政治制度;加强基层民主制度建设,并以此作为保障中国公民直接、充分行使自己政治权利的重要途径。2(2)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包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3)以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为基础。苏维埃政权和“三三制”政权的探索与创建,新中国成立后宪法的几次修改等。(4)以始终保持先进性的中国共产党为领导力量。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5)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政治制度保证。与时俱进,始终保持强大的生命力,促进党和人民群众以及执政党和参政党、中央与地方、各民族之间关系的和谐。2.中国外交发展的三大阶段时期国内外形势外交政策外交成就新中国成立初期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阵营形成;亚非国家独立;美国敌视、孤立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确定了“一边倒”等方针同苏联和欧亚人民民主国家建交;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万隆会议20世纪70年代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第三世界的崛起;美苏争霸的形势改善同西方国家的关系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关系的改善改革开放以来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两极格局解体;国内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实行不结盟政策;对外开放开展多边外交,积极推动各种国际交流与合作;维护世界和平认识国家利益、国家实力和国际形势影响着中国的外交政策,中国的外交政策日渐成熟横向链接1.列表法比较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两次建交热潮及其原因时期新中国成立初期20世纪70年代表现先是同苏联和欧亚社会主义国家建交,继而同印度、缅甸、瑞典、瑞士等国建交。到建国一周年时,中国已同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荷兰、英国等8个国家承认了新中国在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后,许多国家纷纷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在国际上再次掀起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打破了美国孤立、遏制中国的外交僵局原因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坚定地站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还有中美关系的改善和3边,同时采取了团结世界各国人民的方针中日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