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讲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考纲要求]1.1840~1900年间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2.辛亥革命。3.五四运动。4.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考点一太平天国运动1.兴起2.发展3.纲领内容评价《天朝田亩制度》(1)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分土地(2)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国库(1)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2)体现了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严重脱离实际《资政新篇》(1)政治上主张以法治国,官吏由选举产生(2)经济上学习西方,发展工商业(3)文教上主张开设新式学堂(1)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2)迫于当时形势,未能实行4.失败轻巧识记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一个阶级:农民阶级。两个纲领:《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五个阶段:开始:金田起义;发展:定都天京;全盛:北伐和西征;由盛转衰:天京变乱;失败:天京陷落。史料一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天下田,丰荒相通,……——《天朝田亩制度》史料二兴车马之利……兴银行……兴器皿技艺……兴邮亭……——洪仁玕《资政新篇》解读史料一反映了《天朝田亩制度》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是一种无法实现的空想;史料二反映了《资政新篇》效仿西方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二者在发展经济的主张上是相互矛盾的。史料三(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大兴土木)城周围十余里,墙高数丈,内外两重,外曰阳城,内曰金龙城,殿曰金龙殿,苑曰后林苑,雕琢精巧,金碧辉煌……初至江宁,杨逆日朝洪逆,近则洪杨诸贼深居不出,妄拟垂拱而治。——《贼情汇纂》解读史料反映了定都后太平天国领导人封建帝王思想严重,缺乏科学的世界观,革命进取心减退,这些从侧面反映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也是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主观原因。1史论太平天国运动的“新”特点起义时代新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治国方案新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资政新篇》担负任务新反封建的同时反侵略失败原因新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所属范畴新旧民主主义革命国际背景新是亚洲革命风暴的一个组成部分1.(2012·重庆高考)太平军某将领回忆自己在1862年指挥的一段战事时,自豪地说:“有巡抚李鸿章到上海,招集洋鬼,与我交兵……那时洋鬼并不敢与我见仗。战其即败。”这位将领是()A.秦日纲B.陈玉成C.李秀成D.石达开答案C解析材料主要说明在1862年时李鸿章勾结洋人与太平军作战,经常失败,符合太平军将领李秀成的辉煌战绩,故选C项;秦日纲在1856年天京事变后被处死,根据题干中的时间“1862年”,可排除A项;1862年,陈玉成被俘,不久就义,排除B项;石达开在1856年天京事变后出走,后来,被敌人杀害,排除D项。2.洪秀全尊奉“皇上帝”,自命为上帝之子下凡救世,认为其他一切偶像皆为妖魔。太平天国运动初期,太平军所到之处毁学堂、拆孔庙、查禁孔孟“妖书”;而在后期洪秀全则要求“学尧舜之孝弟忠信,尊孔孟之仁义道德”。太平天国运动由反孔到尊孔主要是因为()A.拜上帝教不足以支撑其政权B.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战局出现逆转C.反孔受到传统士绅的抵制D.太平天国未能得到西方势力的支持答案A解析解答本题时,要抓住题干关键词句“皇上帝”“自命为上帝之子下凡救世”“认为其他一切偶像皆为妖魔”,根据教材知识可知,太平天国运动初期信奉拜上帝教,倡导平等和大同,太平天国运动发展迅速;太平天国运动后期,尤其是天京变乱后,洪秀全等人逐渐腐化,太平天国运动逐渐由盛而衰,拜上帝教日益失去其意义。就选项而言,A项说法比较委婉地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对待孔教态度变化的主要原因;B、C两项说法不符合题意;D项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3.(2010·山东高考)下图为一位同学的课堂笔记,记录了对某一历史事件的不同评价。据此,推断他学习的内容是()2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C.辛亥革命D.北伐战争答案A解释从该同学对这一历史事件的评价来看,他是从不同角度来看待其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的。从“破坏了中国最先进省份的生产力”这一信息,可以推知其主要发生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直接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