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讲现代中国的科技文化[考纲要求]1.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2.“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3.教育事业的发展。考点一现代中国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一、“两弹一星”1.目的:打破美、苏等国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2.原子弹: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加强了中国的国防能力。掌握了核技术后,中国先后建成秦山核电站和大亚湾核电站,重视和平利用核能。3.导弹:1964年,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4.人造地球卫星: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二、载人航天从1999年起,“神舟”号飞船在经过4次无人飞行成功试验后,于2003年10月15日载着宇航员杨利伟升上了太空,飞行圆满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三、袁隆平与杂交水稻1.成就:1973年,袁隆平选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南优2号。2001年,他获得中国国家最高奖项——“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意义:不仅大大提高了中国的水稻产量,也被认为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四、计算机和生物技术的发展1.计算机:1983年,成功研制出第一台每秒运算速度上亿次的计算机“银河—Ⅰ号”。2.生物技术: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在中国首次实现;人类基因研究取得重大进展。[图示图解]新中国科技成就1史料一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邓小平解读史料生动地说明了“两弹一星”的成功,打破了美、苏两国对核技术和空间技术的垄断,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同时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安定的环境。科技事业的蓬勃发展,促进了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是我国繁荣昌盛的重要标志。史料二当代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二靠袁隆平。西方世界称,杂交水稻是“东方魔稻”。国际上甚至把杂交水稻当作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解读史料反映了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的实行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袁隆平发明的杂交水稻提高了水稻产量,解决了广大农民的吃饭问题。史论1新中国科技发展的原因(1)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科技事业发展创造了前提。(2)党和政府对科技发展的重视和正确决策,为科技事业发展提供了保证。(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4)优秀科学家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在科技事业中的开拓创新和无私奉献。(5)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人才储备。史论2新中国科技发展的阶段特征时期背景侧重点影响20世纪80年代以前建国初美国敌视新中国,想要扼杀新生政权;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急剧恶化;美苏争霸,导致世界局势紧张发展军事科技,如原子弹、导弹、氢弹等,提高国防实力巩固并维护了中国的国防安全,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安定的外部环境,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20世纪80年代以后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国际经济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改革开放日益深化科技为经济服务,如注重核能的和平利用,进入国际卫星发射市场等;提出“科教兴国”战略,致力于提高综合国力提高了综合国力,缩小了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1.(2007·江苏高考)江泽民指出:“现代国际间的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下列重大科技成就中,中国参与的是()A.电子计算机的问世B.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的公布C.细胞学说的提出D.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答案B2解析本题是对基本历史知识的考查,电子计算机的问世与美国人有关,细胞学说是德国人提出的,电磁感应现象是英国人法拉第提出的。2.(2010·重庆高考)科学技术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三从1958年起,由聂荣臻主持的国防科技研究已迈开步伐。党和政府克服苏联政府单方面撕毁协定、撤走专家、停止供应设备所造成的严重困难,自力更生发展国防技术工业,终于取得了国防尖端技术的重大突破。中国国防尖端技术的巨大发展,标志着中国国防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大大加强了我国的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