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讲两极世界的形成单元概览二战后初期20世纪60、70年代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至今内容世界政治格局形成美苏两分天下的雅尔塔体系,奠定了战后两极格局的框架。美苏全面“冷战”,最终形成两大阵营对峙,美苏两极格局形成由于日本、西欧、中国和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两极格局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世界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瓦解。当前的政治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具体表现为“一超多强”的局面中国外交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等外交原则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改善,外交取得重大突破新时期,中国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主旨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趋势[考纲要求]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考点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1.背景2.美苏“冷战”(1)含义:指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的除武装进攻以外的一切敌对行动。(2)表现领域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政治杜鲁门主义经济推行马歇尔计划,扶持控制西欧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打破西方的经济封锁军事成立“北约”,遏制苏联,称霸世界成立“华约”,对抗“北约”(3)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1955年“华约”组织的成立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3.影响轻巧识记两极世界的形成可归纳为“一、二、三、四”一个核心:“冷战”。两大特征:以美苏对抗为标志;斗争形式以“冷战”为主,“热战”为辅。三个领域:政治上,杜鲁门主义和情报局;经济上,马歇尔计划和经互会;军事上,北约和华约。四大影响:德国分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古巴导弹危机。1史料一杜鲁门说:“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地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安全有关。”解读史料反映了杜鲁门的立场:美国有责任维护世界和平与国家安全,实质是公开干预别国内政,谋求世界霸权。史料二以下两幅图片是1947年漫画家华君武为揭露“马歇尔计划”而创作的漫画《黄鼠狼给鸡拜年的结果》。解读史料反映了马歇尔计划表面上是要帮助欧洲恢复经济,稳定资本主义经济秩序,实质是以经济手段实现控制欧洲的目的。史料三苏联获得核武器及其运载手段……现在使我们清楚地认识到核战争是一种相互毁灭的战争。——美国总统肯尼迪解读史料表明冷战使世界处于核战争的危险之中。史论马歇尔计划与杜鲁门主义的比较(1)联系:杜鲁门主义是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宣言书,它标志着美国对外政策已由局部扩张转向全球扩张。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延续和扩大,是更隐蔽、更精巧的“杜鲁门主义”。两者互相联系,目的基本一致,但手段上各具特色。(2)区别:“杜鲁门主义”表现为公开的、赤裸裸的反共反苏,而马歇尔计划则采用隐蔽的经济手段来稳定资本主义制度,控制欧洲,联合西欧各国共同反共反苏。(3)实质: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为了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力量,稳定资本主义统治秩序,确立和巩固美国的霸权地位。1.(2013·广东高考)杜鲁门在敦促国会尽早通过马歇尔计划的特别咨文中说:“要使经济复兴获得成功,必须采取某种对付内部和外部侵略的保卫性措施。”此后采取的“保卫性措施”是建立()A.联合国B.欧洲共同体C.华沙条约组织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答案D解析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既是美国控制西欧各国的措施,又是美国对抗所谓的苏联“侵略”的措施。联合国是国际性政治组织,其主旨在于维护世界和平而非倡导对抗,排除A项;欧洲共同体是西欧国家建立的经济一体化组织,不包括美国,且是在1967年建立,而材料中马歇尔计划的提出是在1947年,排除B项;华沙条约组织是苏联主导的军事政治集团,目的是对抗美国,排除C项。2.(2011·广东高考)二战后初期,有政治家认为,当时美国在欧洲实施的某项战略措施“最初不过是一种经济手段,现在却成了美国武器库里对付苏联的一种主要武器”。这一措2施是()A.推行马歇尔计划B.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C.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D.倡议签订《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答案A解析“美国武器库里对付苏联的一种主要武器”所指的是二战后初期美国对苏联等社...